(第七讲)

我们看第三科,发心,发起菩提愿。

本经的修学重点,主要就是训练一种内观的智慧。内观的智慧有三个重点:安住清净心,观照十如是,最后的收尾就是发起菩提愿。

这一点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我们初学佛法,每一个人都是从因缘上去修证的,基本上没什么例外。我们刚开始修学,就是面对这些的因缘所生法,修学的重点只有一个,叫做“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所以,刚开始在因缘里面修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是业力的思考,“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喜欢快乐,所以我们就怎么样?想办法减少我们生命的罪业,想办法增加我们的善业。这样的一个修学过程,没有什么问题,过程没什么问题。

但是,深信业果,断恶修善,等到结果出现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你看一个人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他的心是惭愧的、谦卑的,但是等他来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谁了。人一快乐的时候就开始放逸了,他的惭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经忘失他前生那种谦卑、惭愧的心态。这个时候,一个人惭愧心消失以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这个快乐。因为人生的快乐没有一个人会满足,它是一个无底洞。他不是追求快乐而已,他要主宰这个快乐,让它永恒存在,让它能够满足他的心愿。不幸的是,这刚好跟因缘法是违背的。因为因缘所生法,它不是你说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如果这个快乐是你创造出来的,那当然它就听你的。但是,这个快乐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快乐存不存在、往哪里走,是业力说了算,可不是你说了算。但是,我们一个人有快乐的时候,你看一个人福报现前的时候,他觉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买一个电视,我就可以买电视;我要买一个房子,就可以买房子。他在某种因缘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会产生错觉,以为他能够主宰人生。其实,那是因为你福报还在。福报享尽的时候,你试试看!你善业力花完的时候,连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当然,一般人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他哪知道那么多呢?我们就在这种因缘所生法里面一次又一次地谦卑地、惭愧地造善,然后放逸地享受快乐。所以人生就是活在这种轮回: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又回到你过去的谦卑了;你开始造善的时候、得到快乐的时候,你又忘了你是谁。所以,这就是我们轮回为什么在天上、三恶道里面不断地变化。享受快乐的思想是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想要去主宰快乐,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佛陀看我们这样子不是办法,老是讲这个人天乘法也不是办法——他要么享受快乐,要么受用刀山油锅。佛陀说,那这样子好了,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干脆,你把快乐放弃好了!看这个意思,你没有资格享受快乐,因为享受快乐的时候你会放逸。圣人受用快乐的时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乐是有问题的。快乐本身没有错,因为它本来是善业所招感的,它哪有错呢?它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哪有错呢?但是我们承受不起,我们会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说,好了!你既然有这种攀缘心,那你先把快乐放弃吧。先怎么样呢?先修无常观,这个快乐的本质是会变化的。这件事情对我们打击就很大了。我们对所有快乐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须要稳定。我想没有一个人得到快乐愿意失去的。你要么就不要给我,给我以后你就不要抢走,不要破坏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乐都是可破坏的。对这种得失的冲击,既然我们的心态没有准备好,那干脆,佛陀要我们:那你先放弃快乐、追求寂静!佛陀说,那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观察它无常无我而趋向于涅槃寂静。哦,这个就更美妙了!我们从一种离苦得乐的心态而提升到追求寂静。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三界的轮回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我们不再追求三界的快乐,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说再见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动你了。

也就是说,我们会从一种安乐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种追求寂静的概念,就是从有相的因缘修学而提升到无相的空性的安住。所以我们凡夫修学,没有遇到《法华经》之前,大概只有两种修学重点:要么在因缘上追求快乐,要么在空性上追求寂静。这两个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乐、哪是追求寂静这种小境界而已?那佛陀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呢?因为佛陀是“逗会他意”。你就喜欢这种,你就好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满足你的需求。

其实,追求快乐、追求寂静,都不是佛陀内心的世界。佛陀是恒顺众生说的法。等到你从追求快乐到追求寂静,到一个程度,佛陀开始讲他内心的世界。

那么佛陀您老人家到底是怎么想的?您对这个人生是怎么想的?我们开始进入佛陀的法界了,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了,就是进入法华的思想。

按照佛陀的意思,外来的东西都不圆满,只能当一种过渡。就是说,你去追求一种快乐,是你求来的,有问题;你去追求一种寂静,这个寂静也是你求来的,不圆满。因为你追求寂静,时间长了就是“不乐修善,忘失大悲”,因为你这个空性跟有相的因缘是对立的。所以佛陀要我们内观真如。就是说,如果你要知道佛陀是什么世界,那请你把心调整一百八十度,从一种外缘的修学而提升到内观的修学,开始内观你的真如,启动你内心的自性功德力。

启动自性功德力,第一个,当然就是观一念心性当体即空。我们一个人开始内观以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怕:哎哟,我的心中有这么多垃圾、这么多妄想!一个不静坐观照内心的人,他老是向外攀缘,他不知道他心中有多少垃圾。无量劫来每一次的受生,我们因为追求这种快乐的影像,由原來的“本来无一物”,却去“到处惹尘埃”,每一生都惹很多尘埃。时至今日,已经尘埃满满,看不到镜子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佛陀说,你不要处理它,你也没办法处理;你先把灰尘放掉,你不要去管灰尘,你只要做到不随妄转就好,就是做到无住就好,把心先拉到你的生命的原始点。就是说,你现在这个镜子,已经看不到镜子了,也没关系,但是你要忆念那个镜子。就是,你不要管灰尘,观察这个当初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开始找到生命的原始点。

所以结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如果观到这个时候,你会心生大欢喜,原来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并没有真正地改变你。当然,你一定要跟着它走,那是你自己愿意被改变。就是说,原来无量劫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虽然我们经历了无量劫的生死轮回,我们的生命经验累积很多的妄想,这些都没有真实地染污我们的本体。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地方。

所以这第一个,空观,就是把心拉到生命的原始点,观到心性的本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请注意,这个“清净”的前面为什么加一个“本自”?就是这个清净不是你修来的。如果这个清净是修来的,那对不起,凡夫没有分,那就是《华严经》的清净了。为什么这个清净我们有分呢?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这种清净叫做“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个法门就是一大优势了。这个清净不是谁给我们的,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只是我们忘失了,现在把它找回来。就是说,我现在没有本事达到《华严经》的清净心,那是修来的清净心;但是我可以找到我本具的清净心,总可以吧?你说我是一个乞丐,我没有本事去创造一个新的家庭,但是我可以回我自己的家,总可以吧?我原来可不是一个乞丐!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开始从向外攀缘而转向内观。攀缘快乐追求寂静,这个都是方便门。你真正要进入佛的法界,你应该去启动你内在的东西:第一个,启动你的空性的清净心;第二个,假观。假观在本经是很特别的,观十法界十如是。当然,我们的目标是锁定佛法界的十如是。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只要有美好的佛陀的相状,就可以启动佛陀的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我们不断地通过诵经、通过思惟、通过忆念佛的功德,告诉我自己:我是佛陀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这个时候,通过你观照十如是,它的结果就变成只有一个:你一定会发起菩提愿,你一定会有一种成佛的冲动。

所以第三个,发起菩提愿,是前面的观照十如是来的,而观照十如是又是以安住清净心做基础。你没有安住,你带妄修真,你带着妄想去修十如是,你也修不来。它这三个是息息相关的。

就是说,诸位!当你想要学《法华经》的时候,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了,表示你很认真地开始要进入你内心世界了。如果你还想要去追求外在的世界,那你还没有资格学《法华经》。对不起!你可能去找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修修人天乘,修修二乘的涅槃寂静。你一旦学《法华经》,那就是说,你的生命跟外境已经暂时(至少你是暂时)先离相。每一个人都是要先离相。离一切相,才有办法即一切法。所以,当你学《法华经》以后,你一开始就进入了所谓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要跟因缘法暂时地说再见了。那等到你《法华经》修好以后,你再重新面对因缘,那就不一样了,那你叫做一朵莲花。你用你内在的功德去带动外在的因缘,那你的人生叫做历事炼心,顺逆皆方便。那个没什么快不快乐可言,快乐痛苦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个事。

我们凡夫太注重一时的感受。其实,你把目标放远一点,人生只是短短几十年。你是假借人生的顺境逆境来启发你内心的功德,或者说启发你往生的功德。所以,你现在暂时先放弃外在的因缘,等到你《法华经》学完以后,你再来观世间,就像佛陀说的,犹如梦中事,人生如梦如幻。那个时候你就是主动式的人生了。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人生是被动的,你的人生一句话就讲完了,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力要让你快乐,你一定会快乐;业力要你痛苦,你也只好痛苦。你完全被动了。因为你去追求它,那你就只好被它带走了。

诸位!当你放弃人生的时候,你开始在掌控人生了,就是人生你说了算:我要把今生往哪一个方向引导。你只要通过即空即假即中,那你今生就是趋向你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而今生就很有意义了。不管它给你痛苦、给你快乐,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整个顺逆的因缘会激发你趋向你来生的目标了。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通过内观而发起愿力。

乙三、发心——发起菩提愿  丁一、如何发起;丁二、发起功德

我们看,通过本经的内观以后,他发的愿是怎么发的。这有两个重点。

丁一、如何发起。

我们先看第一个。

一、坐法空座,着忍辱衣,入慈悲室。

本经的修学,当然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内观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当然是即空,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注意!这个空性我再讲一次,这个空性有两种:一种是向外追求而来的,比方说二乘的涅槃。二乘人他这个空不是心性的空,他是思惟无常无我,所以把三界的快乐放弃以后,出现一种涅槃寂静的假相。所以《楞严经》把阿罗汉判作五阴魔境,就是这样子。他这个是一个魔境。从真如本性来看,心外求法皆是魔境。不管你是什么二乘的功德不功德,只要你不是从心性安立的,都是魔境。所以这个空性它是从内观所启动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着忍辱衣”。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安忍顺逆的境界。一个人开始内观以后,开始向外历练的时候,顺逆都要安忍。所以,一个人内观以后,在向外历练的时候,很重要,对这种快乐痛苦的感受都要收起来。这个感受是最坏事的。如果你太重视快乐痛苦的感受,它会刺激你的想象,它会误导你。因为这个感受是前生业力牵动的,你太在乎感受,你就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了。所以这个“着忍辱衣”就是说,你把这个六根感受要收起来。

最后“入慈悲室”,发起大悲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个大悲心是自然而发的。我们前面说过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这个解脱道很关键。凡夫的差别,是从有相的安乐的角度。你是修布施、你是修持戒、修忍辱得到了快乐,那有差别。你看布施成就富贵,持戒是尊贵身,忍辱是庄严。有为的差别我们不谈,我们谈圣人的差别。《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地方要注意了!就是说,你当初从三界的快乐你是怎么解脱出来的?也就是说,你这个空性的智慧是怎么修的,会影响到你后面的走向。这个空性是怎么修的,很关键。如果你这个空,比如说阿罗汉的空,他等于是心外求法,他离开了一念心性修无常无我,然后创造了一个涅槃寂静的假相,他自己的心就住在那个假相。这种空,他就很难发起菩提心了。如果你这个空是内观而来的,你观照你一念心性很多妄想,但是这个妄想只是个表层;你再往内观进去,回到生命的原始点的时候,发觉一念心性本来清净。这种空,你自然会发菩提心。

所以诸位!你这个空性有没有修错,你可以很简单地判断。你现在遇到烦恼、遇到障碍,开始修空观。修空观很快就会把你从缘起法带走,就回到一种无相的境界,你至少会跟有为法切割,这个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这个空观越修越久,你发觉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个,不乐修善,你对有为善法不感兴趣了;第二个,忘失大悲,你看到众生在痛苦当中,你没感觉了。我要提醒你:你要注意,你这个空观有问题了。就是说,你这个解脱道跟菩提道未来很难衔接了,你走上了解脱道的一个分岔的道路去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指标。

三乘共坐解脱床。空观的智慧是每一个人要修的,但是你是怎么进入空性的,它的方法很重要。如果你是操作无常无我进去的,你以后要出来就很难,而且你未来要衔接也有困难。如果你的空观是内观而成就的,你的空观是从内心启动的,你这个空观修进去,你一定会发菩提心。一定会,自然地!恭喜你!你走上了一佛乘。

所以诸位!安乐道到解脱道,问题不大,障碍也不多。但是从解脱道到菩提道,请大家注意,这一块是非常关键,因为影响到你未来成佛的速度了。这个地方的歧路最多。就是说,你在有为诸法得到痛苦的时候,你是怎么把空性现出来的?如果你今天是心外求法创造一个空性,这个空性现在会给你安乐,未来会变成障碍。

为什么《法华经》要事先学?你说,欸,《法华经》,成佛的法华!没事,我先把安乐道、解脱道——有相的因果、无相的空性修完了,再来学《法华经》。晚了!太晚了!你沾了满身的法执,你听《法华经》你也听不进去了。要不然怎么佛陀说法的时候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呢?法执太重啊!来不急了!

诸位!你从现在开始,先把空观修好。什么是空观?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内在的清净心,而不是虚空,不是一种空性的相状。你这个空观未来要跟假观、跟菩提心要能够衔接得上。这个关键在这!所以,学《法华经》为什么不容易走上偏差的道路?它一开始从解脱道的时候,就让你走上一种正途了。所以你修空观,然后产生忍辱,自然生起大悲心。

这个还是前半段的迹门,“约迹门开权显实”。

丁二、发起功德。

一心三观,后面它这个修三观,再忆念佛陀的功德,那就不是大悲心了,那叫菩提愿。我们看下一段。

二、诸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前面的“坐法空座,着忍辱衣,入慈悲室”,是迹门的<法师品>。这个地方是本门的<普贤菩萨劝发品>,最后一品。

就是说,你如法地修学内观的智慧,安住清净心,观照十如是,最后发起菩提愿,有四种功德:

第一个,得到诸佛护念。诸佛为什么护念你呢?蕅益大师解释,因为你跟佛陀走到了同一个家里面,就是得到同体法性的加持。诸位!你学《法华经》以后会有什么差别,你知道吗?当然你可能往生,那更好;即便你不修净土,即便你不往生,你未来会生长在佛陀的世界(后面会讲),因为你提早进入佛陀的知见。

也就是说,你作为一个乞丐,不是赶快去赚钱,而是先回家。你等于是直接进入佛陀的家,“真是佛子”。本经说了,就是说你修《法华经》,乃至一念的信解,佛陀赞叹你:“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你是佛陀的真实的儿子。我们是佛陀的儿子,但是现在是怎么?在外面流浪的儿子,没有回家的儿子。你学完《法华经》以后,是一个回家的儿子。所以能够得到诸佛护念,你生生世世生长在佛陀的这种摄受的因缘。

第二个,植众德本。你能够历事炼心,通过假观能够积集广大的资粮。

第三个,入正定聚。你能够观照一念心性“本自清净,本自具足”,有这种智慧的善根。前面的植众德本偏重福德力,这个入正定聚表示是我们的善根力。

最关键的是下面这句话:“发救一切众生之心。”你很自然地发起菩提心,很自然。

我说实在,诸位!你现在听《法华经》,如果你把《法华经》听完以后,经过四年或者五年听完以后,我建议你做一件事情,你再去受一次菩萨戒。再受一次菩萨戒,你会发觉,你发的愿跟你之前什么都不知道所发的愿是完全不一样,你得到菩萨的戒体也不一样。你以前只是叫做善念,“众生无边誓愿度”,反正师父叫我发我就发。但你再受戒的时候所发的愿,是从内心的观照而发动出来,那是坚定而圆满的力量。

《六祖坛经》有一个公案,说是南岳怀让禅师去参访六祖大师。怀让禅师其实那个时候学过唯识、中观的大乘的思想,但他觉得有点不究竟,就去参访六祖大师。六祖大师,那个高手见面,废话不多,直接导入核心思想。他只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一个人有没有在修法华内观的思想,这句话一问就知道了。他答不出来。答不出来表示他没有在内观,他的心还是在修法。你今天修个念佛、楞严咒,明天修个什么布施、持戒。你的心都是向外追求一个法的力量来摄受你。所以你一听到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就答不出来。

当然,怀让禅师是很谦卑的,就留在六祖大师的座下跟他学了三年。学了三年以后他就开悟了。开悟以后六祖大师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他回答说:“说似一物即不中!”一念心性是离言说相的,它没办法形容。你说它是空,也不对,因为它离相。你说它是空,它还有个空的相状。它叫做清净!清净,严格来说,它不是染污,也不是清净,它是离相。你说虚空是什么相状?虚空没有相状。你不能说,哦,虚空是清净相。如果是清净相,它就是染污相的对立面了,就落入对立了。虚空,只能说它离一切相。离一切相,这个时候已经悟到了本体。

这个时候,六祖大师这高手继续问:还有修证否?这个关键了。就说你那个清净心是可以修证的吗?跟因缘所生法是有互动的吗?怀让禅师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虽然是清净,离一切相,但是它怎么样?即一切法。这个关键了。

诸位!我们刚开始内观的时候,是莫向外求。对不对?内观真如,启动我们内心的即空即假即中,清净心,菩提愿。但是这个菩提愿到最后是怎么样?它可以跟外境互动,它一定能够把你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拉到最后“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还有修证否?修证即不无!就是有修证。所以《法华经》的空观的特色,它可以跟因缘互动,这是它的高明。

也就是说,你修《法华经》,等于是把解脱道跟菩提道一次修了;你不修《法华经》,你肯定在解脱道修行很久——从假入空,然后再从空出假,再发菩提心。所以,你本来是要三阶段修学,但是你修了《法华经》以后,你那个空性的智慧,它的好就好在哪里呢?它能够跟外境产生互动。它那个空,不会在面对人事的时候得到破坏。这个就是《法华经》的思想。因为它是本来的东西,它不是你通过修行去捏造一个相状,然后你住在这个相状。那这是个方便门。

所以,《法华经》认为应该是从内观而到外转,“以观心故”,一切的“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就是说,当我们开始先内观、随后启动清净心菩提愿以后,开始去转化外在的因缘。整个《法华经》就是说,你修空观的时候不怕,你不会偏空。因为它最后的空观一定会发起菩提愿,因为它是向内安住的。

我们整个《法华经》的修学,三个阶段:安住、观照、发愿。这个三个是一体的,同时的。

甲二、净土门。乙一、坚固信愿;乙二、圆满佛号。

我们看第二个,净土门。

前面的三阶段的修学,是讲到圣道,一种成佛之道。我们现在讲净土门。就是说,我学了《法华经》以后,对我念佛往生到底有什么帮助?我们来看看《法华经》跟持名念佛互相结合的好处在哪里。

乙一、坚固信愿  丙一、心性本具;丙二、随缘显现

先看第一个,坚固信愿。对我们往生的信心跟愿力坚固不可破坏。这地方有三段,我们先看第一段。

丙一、心性本具  分三:丁一、总明;丁二、别明;丁三、结劝

丁一、总明。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总明,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都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

这一段很重要,这个地方你要注意听。为什么?念佛跟《法华经》有关系,这个地方第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说,首先我们应该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为什么对我们有加持力呢?你如果念一个阿罗汉,比如目犍连尊者,你念这个名号对你没什么加持力。我们为什么念其他的名号没有加持力,而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有加持力呢?

那当然,诸法因缘生,跟因地,就是这个名号是怎么来的有关系。你看到它是怎么来的,你就知道它最后的结果是怎么去的。因为这个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无量光、无量寿,他一开始“皆本众生建立”。佛陀发的四十八愿,每一个愿可不是为自己而发的,他是为众生而发的;发了愿以后,把四十八种功德力放到一句佛号上。所以诸位!佛陀的功德为什么能够跟众生分享?你说阿罗汉,为什么阿罗汉的涅槃不能分享?说某某阿罗汉,要不我到你的涅槃里面跟你一起挤一挤,我进去你那个涅槃寂静跟你一起受用。不可以!阿罗汉可没有这种他受用的功德。他这个房子,他一个人刚好而已。

为什么佛陀的大般涅槃能够跟众生分享?为什么?因为他因地发的愿,他在修的时候就是为众生而修的。这个缘起就不一样。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名号为什么对我们有加持力?因为他的发愿就是“皆本众生建立”。这个因地很重要。他一开始就不是说:我五劫思惟、经过无量劫的修学,我可是为了自受用。佛陀可不是这个意思。每一个愿,每一个名号,佛陀的名号都是为众生而发的。这第一个,它是怎么来的?他为我们众生而发。

第二个,我们众生凭什么能够受用?他是佛法界,我是众生法界,即便佛陀把手伸下来,我们凭什么跟他感应?下面这句话很重要了。

“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众生法界跟佛法界,从因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因缘的角度,当然我们一天到晚起烦恼、造业,我们叫做惑、业、苦;佛陀是法身、般若、解脱。那是从因缘的角度。如果我们把因缘拨开来,把这些因缘都摄用归体。就是:佛陀,请您归零,您回到您的生命原始点,我们也回到生命的原始点。就是把众生法界跟佛法界从因缘所生法拉到原始点的时候,太好了!“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是站在同一个平等的一念清净心的法界里面。这个就是为什么佛陀的功德可以让我们受用,因为我们跟佛陀有一个互通的渠道。这样听懂了吗?

听懂了以后我们就知道,这个佛号为什么操作起来每一个人的受用不一样。为什么说你念一句佛号,他也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的加持不一样呢?因为加持力是要有渠道的。佛陀要把功德送给你,你把渠道切掉了,你可不要说佛陀不加持你。就是说,诸位!谁离一念心性越亲近,谁就得到更多的功德。就是说,你不要怪你爸爸没有给你钱,你一天到晚离家出走,你就分不到财产。这样懂吗?你爸爸很有钱,但是你要待在家里面,关键啊!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功德的确是可以他受用,但是你要转他成自的时候,你要有渠道。就是,为什么佛陀功德能够输送给你呢?其实佛陀是很想把它输送给你,但是请你把输送的渠道的门打开来。你老是把这个门关起来,你可别怪佛陀不把无量光、无量寿的功德送给你。因为心佛平等,才有办法使令我们持名的人把佛陀的光明跟寿量转成我们受用。这句话是很重要的。

丙二、别明。

我们再往下看。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当我们得到弥陀的摄受以后,有两个好处。就是,当我们安住一念心性,然后带动一句佛号,这个时候我们有两个好处:

因为阿弥陀佛的这个名号是无量光义,他显现出来是一种空间的无量,所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神足通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见阿弥陀佛,又同时能够见十方诸佛;能够自度,又能够到他方世界普度一切。为什么?为什么当我们打开一念心性的时候,我们忆念佛号的时候,得到名号功德的加持?为什么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能够空间无障碍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来就有无量光义。阿弥陀佛把这个空间的无障碍的功德已经修了很久了,他放在这个佛号,我们是得到他的加持的。

第二个加持力来自于寿命的无量。前面是空间,这个讲时间的无障碍。所以极乐世界的人民能够当下就是一生补处,因为他寿命太久了。你不管怎么懈怠,你在这一期生命足够你修到等觉菩萨,你决定到此生即得成佛,至少到等觉菩萨,而没有经过死亡的阶段。

所以,当我们打开一念心性接受无量光、无量寿的时候,我们未来有两种功德:一个叫做无量光,一个叫无量寿。

丁三、结劝

这句话很重要,这是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的核心思想。请看结劝。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这一话,为什么《弥陀要解》让印光大师赞叹“古佛再来,重注此经,亦不高出此矣”?因为蕅益大师强调这个概念,说:离开一念心性,你很难去开显阿弥陀佛的功德;而离开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也很难彻证本具的一念心性。“愿深思之,愿深思之!”就是你要好好想一想,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这到底存在什么微妙的关系!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到底什么关系?它们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我们净土宗有一个很大的盲点,我们没有一个人重视能念的心。你去问净土宗的人,你问十个,九个会回答说,我不管我心怎么样,反正阿弥陀佛你一定要救拔我,不管我起颠倒,不管我怎么回事。所以我们净土宗把佛陀定位作什么?他是有主宰性的!那就跟上帝思想一样了。就是上帝他不管你怎么回事,他一定可以救拔你。那你这种净土宗的思想,是违背佛教的诸法因缘生的。

诸位!诸法因缘生是通十法界的。凡夫法界,诸法因缘生;佛菩萨法界,诸法因缘生。没有例外!这是佛教的基本概念。所以你这种净土思想是有问题的。如果这样子,佛陀是无条件可以救拔你,佛陀不需要条件。如果佛陀不需要因缘就可以救拔你,那你怎么解释,那么多人念佛,为什么临终有人没有往生呢?说佛陀他有本事,即便你起颠倒了也没事,佛陀进入你的心中,把你的颠倒化解掉,照样把你带走。有这回事吗?

我们以前在读佛学院的时候,我们老法师很喜欢讲一个公案。诸位可能也听过,不过再复习一次也无所谓。说是上海有一个林居士,这林居士以前做买卖的。他后来年纪大了就不做了,就用这个钱盖了一个念佛堂,叫做怡园,就带大家一起共修,他自己也参加共修。后来晚年他就生病了。生病以后他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就说,我不要治了,请大家来帮我助念吧。大家因为他提供念佛堂,结了善缘,很多人来帮他助念。你看众生的心力不可思议,众生创造佛号,因为他本身也有念佛,就带动他心中的佛号。所以他的心跟佛号就产生一定的互动,心力带动佛力,佛力加持心力,他已经进入一种良善的心力佛力的循环。所以他脸色是安静的,是安详的,感觉到他心跟佛号是相应了。

但是,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他娶了两个老婆,他对那个小老婆是有一点感情的。那小老婆一来就开始哭啊闹啊。她说你不能死啊,你一死我以后日子可怎么过?这句话一讲就触动他的感情了。触动他感情以后,太多我们就不说,后来反正他就变成一只小狗,就跑到香港去。后来他托梦给他儿子,他儿子就依止梦境,把他这只狗找回来,送到倓虚老和尚的道场去放生了。

诸位!我们看这个林居士,他临终的时候有两个阶段。他前半段佛号念得不错的,说实在。如果他的小老婆不出来搅局的话,合理地推论,他是可以往生的。但是按照印光大师的说法,你不能怪别人,你只怪你功夫不够。谁叫你只有事修没有理观呢?就是说,谁叫你的正念如此脆弱呢?你不能够假设临命终的时候是没有人干扰你,这样子不可以的。因缘所生法错综复杂,你不知道你过去跟谁结了多少善缘、恶缘。

我觉得林居士他犯了一个毛病。我觉得他对阿弥陀佛是有皈依的心,但是他没有理观的智慧,也就是说他的正念是向外追求而来的。

诸位!你不管什么东西,你的功德、你的正念,只要是向外追求而来的,你就没有主动权了。就像经典说的,你是借来的。你每一次的修行,都是在没有人干扰你的情况之下建立正念,你都是到了佛堂,把冷气打开,把电话关掉,然后建立你的佛号,可以理解。但是你没有理观的智慧,你这个正念是非常脆弱,稍微一点风吹草动你就被破坏了。如果你多了《法华经》的思想,你一开始就不要从因缘上建立,是内观,启动你一念心性,安住清净心,发起菩提愿,最后皈依阿弥陀佛。你如果是从内观建立起的正念,它是不容易破坏。因为它跟因缘是没关系的。

所以,为什么蕅益大师说佛号跟心性有关系?如果你对心性是完全陌生,也就是说,你从来没有启动你自心的功德力,你只是靠一种皈依的念头来带动佛号,那你最好保佑你自己临终不要有障碍。如果你完全没有理观,完全事修,那你就好好地忏悔业障,广修福德,然后求阿弥陀佛说,临终千万不要有障碍出现,因为我经不起考验。你经不起考验,你只能这样子。那怎么办?你完全事修嘛。

所以我们要建立一种坚固不可破坏的正念。就是说,离开了一念心性,你很难去感受到弥陀的功德;而离开了阿弥陀佛的功德,你也很难去成就自性的功德,而这两个是互动的。如果你现在提起佛号还是向外攀缘的:我去追求一个佛号的功德来救拔我,你的佛号是非常脆弱的;你这个佛号如果是通过内观以后,发自内心,把佛号拉到你一念心性,站在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提起佛号,你这个佛号是坚固的,谁来跟你都没关系。

所以,你今天学《法华经》跟没有学《法华经》,有两个差别:第一个,坚固非坚固;当然还有后面圆满非圆满。我们下面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