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全部文章(第189页)
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有人说,愤怒的人恢复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从前有位富有的妇人,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上十二个很显眼的香疤。电影《少林寺》反映十八棍僧救...无论是学业、事业、道业,一切是时间的累积;好人活久一点,行善不断,当然就做更多的好事;坏人活得久,若...一日。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诸比丘宣说贤者五福德因缘。谓贤者说法有五福德。云何为五福德。其人所...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从前,有一个善良的商人,他驱赶着八头牛,到一个很远的名叫俱哆的国家去贩卖。 他已经走了很多天,这一天...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志匆匆忙忙的跑来佛前,愁眉苦脸的顶礼佛陀说道: 佛...世间上最可贵的就是生命,最残忍的就是杀生。 生命依其过去善恶业因所感得的果报正体,有天上飞的,有水中...佛的程序是信、解、行、证。信了以后,即使理解不深,也不可没有行持。只有信解而不去实践,任他精通佛理,...有一次,佛陀在俱啖弥的地方说法的时候,弟子群中发生很强烈的争执,争执的人互不相让,佛陀就集合大众说教...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既然是无,还能做什么呢!」 这是错误的无常观。正...2011年5月9日下午3点,凤凰卫视《智慧东方》栏目记者,以及江苏弘化社网站记者,在东林寺方丈室拜见...假如面前有两张相片,一张是少女照,风姿绰约、美艳惊人;一张是老妇照,沟壑纵横、沧桑毕现,请问哪张好?...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唐代高僧玄奘被誉称为四大翻译家之一,他所译的佛经在...杨柳观音 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若修杨柳枝药法,可消除身上之众病。又於千手观音...隔壁的刘某吆三喝四,呼朋唤友,赌牌下馆子,拉帮结派,横行乡里。有一次,他赌博输了钱,就独自一人来到后...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您一生中最得意的性格是什么?我随口答道:从善如流。...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团转,却没有照顾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学后,她也跟...清朝的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镇江的金山禅寺,由住持法磬禅师作陪,站在山头上欣赏长江的风光。 乾隆看见江...从佛教的立场看,「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正确的因果观念。但是,从因到果必须有因缘的配合,所以,有时候...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人生七十古来稀啊,儿子到了四十岁能出仕时,父母已是五、六十岁了,还有几年可以让你奉...你是真修还是假修呢? 我听经闻法,吃斋念佛,当然是真修罗? 君不闻佛口蛇心的故事吗? 佛口蛇心,这话...对于年老的人,生前应办好三件要事: 第一,少说话,多念佛,应做的事快快做成,应吩咐的事早早吩咐。不要...(一)与世事纠缠不清,一心眷恋世间八法的上师,应远离之。 (二)扰乱自己的心意和损害修行觉受的友伴,...《法苑珠林》上记载:隋朝的时候,终南山有一位高僧,法号叫普安,因为他是一位圣僧,所以凡是他所到的地方...一个庄稼人家非常的好客,有朋友来拜访时,主人总是准备美味可口的酒菜, 热忱地招待客人,并且喝得酩酊大...从前有一个人走过大池塘边。看到水底有金色的影子,很像黄金。 他立即跳入水里要找那黄金,他把水中的泥土...持名念佛要求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烦恼能圆伏圆断,证入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所谓一就是无心,这时便无心...北凉时期,姚苌仰慕鸠摩罗什而派使者前往凉州,迎请他来长安,但是,吕光怕罗什到长安以后泄漏军情,所以拒...有一次,世尊从舍卫城到吠舍离,在路上他看到一些弟子背着大包小包的衣物旅行,不禁想到:这些愚人,把精力...理解出家人吧!当今许多人对佛教不甚了解,对僧人存在误会,甚至还有人拿出家人开涮,不知道这些看似很酷的...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弥陀是已修成的佛,觉性(心)是没有两样的。我现在...布袋戏的历史起源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相传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会考。 考完试以后,梁炳麟自...观音菩萨是佛教里众多大菩萨中的一员,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中国的知名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大菩萨,甚于佛陀。...虚云老和尚,字古岩,又名演彻、性彻,法号德清,俗姓萧,湖南湘乡人。其父玉堂,为泉州府幕僚。道光二十年...一、选择称名 1. 禅宗 虽悟到极处,亲见佛性,仍是凡夫,不是圣人。 禅宗功夫,虽到大彻大悟的地位,...佛说:妄想是错误,执着是坚持错误。由于妄想执着,所以众生就不能证得。为何不回转心念,拿出部分爱心,照...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恶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团内往往是龙蛇混杂,圣凡交...据大般若经卷三八一载,八十种好指: (1) 指爪狭长,薄润光洁。 (2) 手足之指圆而纤长、柔软。 ...在释迦牟尼佛的高足中,其最杰出的十大罗汉为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称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称多闻第...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既辉煌又落魄、既坚强又脆弱、既开心又难过、既快乐...打开孩子的饼干盒子,在角落的地方看到一只蟑螂。 那蟑螂静静地伏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我看着这只见到人不...良心就是人人心中本具的是非心,只要每个人本著良心做事,这个社会就会清明干净。 良心是一位菩萨,自私是...能在四祖寺办夏令营,可以说是你们的好因缘。因为四祖寺开光才一年,所以你们与四祖寺很有缘。同时,你们要...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对生的念佛修善要熟练,而对熟习的情爱五欲则...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习惯;还有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在久远的古代,有个喜食人肉的国王,常常命令厨师在夜深时分到外面秘密地抓进人来为他烹食。后来这件事终于...有一对老年夫妇,惟生一子,不幸在二十岁时得了绝症,百般医治无效死了。老夫妇悲痛欲绝!儿子火化后,老夫...罗阅祗国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儿子长大后问母亲:我父亲在生之前是信奉什么宗教?母亲答:他信奉婆罗门神...施舍财物是富贵的正因,拼命工作只不过是导致富贵的一种助缘而已。假如过去(世)没有布施,今生再怎么努力...一、人类的特胜: 一般来说,人虽自尊心极强,却都看轻自己,觉得自己太渺小,不肯担当大事,为最高理想而...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老人有一器生的学僧持律法师,外号人都喊他晒蜡的法师。大家知道,这个名字并不是恭...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照见五蕴皆空。因此,需要有经验、有智慧的人来引导。...乐和苦是相对的两面。乐的一面是天堂,苦的一面是地狱。人人都想追求上天堂,谁愿意走入地狱?可见喜欢乐的...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见面以来,已经满六年了,不仅年龄巳更改,连国家的历法也都不用旧的了,世间现象的无常,实在可叹息哀悼啊...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佛经里说:罪苦众生,往往生在边地下贱之所,不得见佛闻法。 在深夜中做课诵时,常常看到一些壁虎们,在泥...唐朝名相狄仁杰,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年少时,十分英俊标致,可比从前的潘安。 某年,为了考试投宿于旅舍...修道者如果遭遇到谗害和诬谤,不可嗔怨,不必计较。应该提起正念,深深地作如下的思惟: 第一:当知因果昭...也许是离家的日了久了,回到冢中,发觉与相距七岁的弟弟,有不同代人的沟通上的困难,那种鸡同鸭讲的沟通,...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佛教重视检讨自己的错误,因此有个别忏悔和集体忏悔。 集体忏悔是举出每个人易犯的恶行写成忏文,在佛前忏...工作即生活!所以,世间每一个人都不能没有工作。要工作,就必须对工作有一个健全的态度。 什么是健全的工...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偶然得到了一袋子金钱。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开始数钱。还没等数完一遍,金钱的...学问类: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茅鹿门云:人生在世,多行救济事,则彼之感我,中怀倾倒,浸入肝...财富必须被善加利用,以便增进你和他人的福利。假如一个人终其一生依恋财富,不对国家、朋友和信仰尽义务,...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缓过来,经常一个人对着父亲的照片、用过的东西伤心。...自古以来道家修炼人都把发火,气恨视为修炼者之大忌。从常人的角度看,人行善事做好事称为积德;而站在修炼...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 ,一切众生的生命现象在佛教里归纳...人除了人事上的忏悔之外,更要有工作上的忏悔。譬如盖房子偷工减料,造成崩坍的不幸,良心上能不忏悔吗?为...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死去的父母向我要酒肉钱。我心里难过,所以免不了要随...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的做人做事当中。我们学佛就是希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在身处逆境的时候,我常常用三个不怕帮助自己看破放下,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三个不怕就是:一、不怕讨...有一个小伙子,初次到工厂做车工,师傅要求他每天车完三万个铆钉,一个星期后,他疲惫不堪地找到师傅,说干...一、要发心培福,有机会就培福,如去庙上带支好香供养诸佛,从点点滴滴布施做起。 二、要随作随了不要贪著...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度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其中一字一句都包合着正...《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谓一切圣贤,能转万物,不被万物所转,随心自在,处处真如。我辈凡夫,...印光祖师常劝导人,出了家若是想当法师,那就要先好好的念佛。你把佛念好了,将来就会有能力当法师。你若没...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于什么样的人所爱用,因此,一切杂物,一经过他的转运...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播,也没有读报纸,几乎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只是心境...学人立志于成佛作祖,必以开悟为入门的初步。而开悟亦需要必备的前提。如机缘殊胜,能遇见有悲心的过来人,...要想当一名考古学家,就得舍弃城市里的舒适;要想做一名登山健儿,就得舍弃娇嫩白净的肤色;要想当一名科学...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也就是当你需要的时候,他随时都会伸出友谊的手。所以朋...佛教有一种修持方法叫做随喜功德,意思是看到别人比我有办法,比我有辉煌成就,不但没有嫉妒、愤恨的心理,...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我们在国家机关服务,应该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才能把一个公务员职责做好。身为公务员应有的基本观念有四点...一位从年轻时代就以帮人按摩维生的盲眼阿婆,一直住在小镇的郊外,有一天她带着积蓄到镇里找水电行的老板。...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大悲。 中古世纪的时候,印度有一位国王,因为长得实...印度北方有一个叫做舍卫城的都市,佛陀有一个供大众内观及听闻其说法的中心。有一位年轻人每个晚上都会来听...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理智,念念不忘犯过的错误,所以投胎成龙。他有一位极...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乎都不一样。同样一句阿弥陀佛,十个人念的境界皆不相...世间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我的问题。凡事有你、有我,问题就显得复杂。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呢?我提出十句...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庄严德相,由长劫修习善行而感得,其他修行人可具有某些庄严特征,但只有佛陀及真正...生命中一切好坏荣衰,都因为我有了这个凡事作难遭难遇想的性格,而使我的人生充满了喜乐与幸福! 我的一生...大家聚合在一起学习坐禅,实际上禅不仅是坐,而是站着、走路、躺着都在参禅,所谓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离开...
人生于世,自古均免不了一死。即使是世间的圣人,时候到依然得死。只有出离世间的圣人,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驾驭愤怒
烫香疤
证严法师:惜时惜命
贤者五福德因缘
印光大师:警人命无常
商人与龙女的故事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星云大师:生命的春天
谈做早晚功课
惟有能忍才能止诤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凤凰卫视与苏州弘化社采访传印长老
禅的态度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三十三观音
打猎的果报
星云大师:从善如流的性格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在名利的海上航行
圣严法师:重罪轻受与定业难转
李炳南老居士:报恩要及时
真修与假修
老年人的三大要事
十种应当远离
尽心布施必解贫困
进步哪有退步高
水中的金影
念佛要达到一心不乱
鸠摩罗什在长安
芒鞋布衣
从心里恭敬理解出家人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功名威赫归掌上
观音菩萨的化世因缘
虚云老和尚悟道因缘
印光大师:念佛实修法要
没有贪婪的心,就没有忧患
惟贤长老: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佛的八十种好
宽忍法师: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
人生的七味心药
白色的蟑螂
善恶一念间
本焕老和尚《黄梅四祖寺首届弘法夏令营开示》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济群法师:供养的意义
坚受信念
死牛食草
用恒河水洗澡
富贵的正因与助缘
印顺法师:唯人为能学佛
不要轻慢愚人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三种乐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印光大师《复郑伯诚居士书》
静坐的好处
业障可畏,地狱非虚
守节而显名
遭到毁谤应做如是思维
用心诚恳
宋仁宗皇帝赞僧赋
三昧水忏的来历
星云大师:工作的态度
数钱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善用金钱
替母亲打扫心房
冷灰灰不冷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济群法师:随喜功德
十种忏悔法门
闲神野鬼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人生道路中的三个不怕
给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果公上人语录
大悲咒的由来
虚云老和尚:在忙中修行
妙莲法师:想当法师先念佛
金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不知最亲切
开悟的前提
学会取舍
星云大师:交友七法
五个指头的争论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星云大师:做一个好公务员
人格者
矮国王
修行这条路没人能够代替我们走
龙王和他的女儿
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人我的问题
佛的三十二相
星云大师:生命中的难遭难遇
宣化上人:变化气质,改良习气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