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 学佛修行文章(第4页)大家出入佛门,要懂得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要清净收摄我们的三业。 很多人走路的...持戒也是一样,你经常忆念你的戒体。因此当你受完戒之后,你不是就放着不管,要经常...大家要时时反观内心:为什么走上修行之路?对佛法的信念是为什么而生起的?如果是因...汝上有老母,下有眷属,当以勤心照顾店铺为事。所言修持,随人身分。若身无有暇,则...妄想就是自己做不了主,念念佛,妄想又来了,念念又来了。你不要管它。但是有一样,...这个佛号的操作,是在一个什么情况之下操作? 我们在两个情况之下念佛:一个是静中...这个精进有两个内涵:第一个,专一;第二个,相续。但我个人觉得相续更重要。我自己...善导大师在注解上品下生的条件时只有一个但发无上道心。由于发菩提心的功德很大,就...2004年11月18日,云门祖庭明醒首座做完他一天的修行功课后,告诉他身边的弟...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尼人数继续增加,士大夫也纷纷...参禅人,无长远心。这一句话,粗不尽会。细向自己胸中,深审一刻,一头贡出一个上海...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看不清楚自己所要努力的目标...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十三年前,我忽然间,听说母...环境愈苦道愈坚 俗语说多难兴邦,如果生活安适,人心就很容易怠惰、腐化,这也是经...法华经的思想,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么?我们凡夫没有修法...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北方有一个地方经常所谓的行头陀,他头陀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每年制定一个时间呢,整...第一,观想 依《观无量寿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于思和修,比较懈怠不主动。...《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障(即烦恼障、业障、报障)披...我看打七呀,四个七都快打下来了。还有些师父,总是话头不得力,功夫没有入手处。为...他们看到和尚没儿没女,自由自在,以为当和尚好玩。其实这个和尚难搞啊!又要搞生活...佛陀在楞严经中跟末法众生说:假设修行人不断大妄语,虽然他广修禅定、智慧,乃至于...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华严经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个颂,读来朗朗上口,若随文思忖,便感到一切处都能修...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大悲咒是观音菩萨与过去无...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庙里边住的人多,...今天学人跟大家研究的主题是《修道宗范》。很多人都会认为: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诸位法师慈悲,陈...我们要止息一切的恶法,因为我们过去生当中,有很多的烦恼习气,不好的习气也是有,...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今天我听到这样的言论:我们到这里参加打七是来种善根,想在这个道场开悟、了生死,...楞严经在大乘佛教当中,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门,因为它探讨的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从...在修行当中,我们一般凡夫有三种过失。 第一种人,凡夫的过失。这个凡夫,指的是造...【原文】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原文】 摄心念佛,欲得速成三昧,对治昏散之法,数息最要。凡欲坐时,先想己身在...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来开悟的人,都是在丛林下禅堂...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生。不为一身,独求解脱。 放...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阿弥陀经》中,十方诸佛出广长...宗门下祖师立的规矩在修行中非常重要,值得我们尊敬。 祖师大德为用功办道者立下的...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地藏经》上所传授给我们的修行的法门:当我们出生了之后,你还不知道,那时候你的...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与义工所从事的各项慈善活动...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放之则弥六合,收之则退藏于...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渐修。我们六祖大师,他讲经不...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的师父来到云居山,他是浙江省...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我们为什么要打七?为什么...2022年元旦那天,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突然晕倒,而且大小便失禁。幸亏姐姐在家及时...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法时代众生的大慈舟航。修这个...你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苦难吗?没有不高兴的事吗?你事事都能如意吗?绝对不可能。...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外道就是心外求法...要把功夫用熟啊!历境验心,二六时中检验检验,用功有多少时间?不用功有多少时间?...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正见,没有空正见。第二个他没...刘遗民(352410),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年少丧父,事奉母...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和理念的不同,事念是念一句...六根中,最难摄的有二根,即意根与耳根。意根容易胡思乱想,耳根常欲听外面的声尘,...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着佛源老和尚。对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在北京中国佛...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之类的道听途说,或白衣上座的...道心是在磨练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家还没有几年,认为自己总是不...闻具足,就是听闻正法。就是以你们那种好乐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这个听闻正法...【原文】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有一个老和尚说,他讲一个譬喻很好,他说,出声念就是煮这个大锅菜,用大火去煮,阿...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那一个妄想,一刹那又一个妄想...在禅修的功夫中,呼吸是一个关键,无论修哪一个法门,调好呼吸是基础。在整个修行的...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就是当我们把因...今天讲的内容都关系到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务实,怎样修自己的德行,一共三...十种想首先是 无常想, 我们众生有种种的颠倒执著,无常计常,而这个佛经常常告诉...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师对净土宗的修学提出的四个...我们一路看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十地就不讲了,这些还没有入真实圣道的...【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西方而愿往,得毋乖于无生之...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你把它体会看看。明心见性大...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包括一切。有句话叫做心包太虚...【原文】 唐道积,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疠疾者洞烂,秽气郁勃,闻者掩鼻...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整心态,养成佛陀思考的智慧。...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学佛、修法很难,比如我们常说的四种难: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善知识难遇...要做本色真正道流,直须受得勤劳,甘得淡薄,耐得岁寒,守得贫苦,当得重务,忘得名...《摄大乘论》是无着菩萨所作的。在本论的修行当中,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个就是甚深...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都是生起智慧可用的素材。若我...信佛的人在修行过程中会有种种障碍,心生忧虑、疑悔。疑和悔是修道最大的障碍,是烦...大约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实受用者少。费力者多,得力者少。此何以故? 盖因不得直捷...不舍心: 时时处处不舍一切众生,不舍菩萨行,菩萨的一切言论、行为、生活、学习,...《地藏经》提出了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具体修法。本来佛法就是指导人生、指导生活的...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的人,应该清楚明白参禅用功的...楞严经把生命分成二个根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心中的妄想;一个是涅槃...不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理来修正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发心、正见这两科是基本...这人呐!在佛法中就怕没有一点染,没有一点信心,那就不好办。我们前生也可能种了善...我年轻时有一次前去看望一位老和尚,他房间的墙上贴着作息表和功课表,旁边写着:自...我们中国汉地修的禅定,都是修的祖师禅,问念佛是谁,直接消灭我执,找真我。这就是...参禅人,最关重要是细行。缺细行,难入那伽。全细行,动行即定。我人由一念不觉,才...古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此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们在一些细微处不...【原文】 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博雅老和尚在云居山打七出定回来后,一个小和尚跑去求开示。他说:什么开示不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