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戒律文章(第2页)
问: 在外面吃饭,菜里面有蒜,不吃蒜,把蒜挑出来,这个菜还能吃吗?犯食五辛轻垢...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内心的攀缘心什么叫酒呢?只要它有酒精成分,不管它是水果...
广化老和尚的《五戒相经笺要》讲到说,过去在湖南有一个祝圣寺。祝圣寺有一个老和尚...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自从学佛以后,我一直行持着吃素戒杀等善法,并常...
戒律,是佛弟子用来净化个人的准则,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净化人心的方法,特别是和敬...
酒在五戒中有,八戒中有,乃至比丘菩萨戒,无一不戒酒。但是酒的本身,并非罪恶,故...
禅观与净土,它的重点就是把大乘的禅观跟净土的念佛做一个结合。为什么念佛的人要把...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有四堂课的时间,要...
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简单讲几句话,因为待会不能过午,十二点之前要吃饭,尊重佛...
我国隋唐时期,佛教宗派,一时纷起,形成了一个众芳竞秀的局面。中有一宗,以奉阐《...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戒就是有这个体,有受体,受体...
戒法跟善法的差别。这是论它的性质,要是讨论它所成就的,它的作用的差别。如《阿含...
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做善业了,我也可以存好心、说...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敬法》看看。 佛陀在世的时候...
中品中生,首先辨定其位格,是小乘下善凡夫人。小乘根性下善凡夫人,他所接受的行法...
法卷传法 徒具虚文 所有到我这来接法的人,我都把这个意思和他讲。古人是以心印心...
一、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从培养慈悲心的观点出发,佛陀希望我们要不杀生;从尊重他人...
如明日月璎珞珠者,日消罪雾,月照夜幽,珠疗贫穷,律仪义也。日长善法,月得清凉,...
梵网菩萨戒号称千佛大戒,我们再珍视都不为过。而如果追溯一下菩萨戒最早是怎样传入...
【原文】 荡荡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痴呆难卖。亦念夫夫妇妇。正家道以无乖。...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通、别、圆四种教。 藏是三...
一、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 我们先引用一段经文啊,看经文说得很清楚,看一段经文:...
问: 动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忏悔可以吗? 天因法师答: 动念,意业的,责心忏,...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持戒品位的高下,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大智度论》云:破戒...
受菩萨戒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才可以。哪三种呢? 第一种你...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十位常随比丘,与众多比丘、比...
根机利的,你用一些小法来跟他谈,那也不对机,这就叫萤光增结。这里谈到《维摩诘经...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学就是戒、定、慧。教下对于...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寥无几。比丘本为七众之首,统...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叫芜耶楼,因此大家称呼这位妇...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迷,失智慧种;食众生肉,断大...
第七条、不坐卧高广大床。 关于律中的床这样东西,中国人可能还不大明白,床在我们...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现在有大德,某大德...
已上所举话头工夫动静节次,与初机入道四众安顿手脚处一一具陈,向下正与学人论根本...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对于我们学佛的人,不管是出...
优婆塞与优婆夷是佛门四众弟子,译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即亲近奉事三宝和受持五戒的在...
有人曾经问过一位僧人:人的身体为什么是直的,站着走路,而这些畜生的身体为什么是...
问: 我有一位师兄,学佛半年就能背《无量寿经》。看他那么精进,几次劝他受五戒,...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有说罪之心。 宣说对方的过...
圣人之教。以五常治世。仁为首。不杀曰仁。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是知圣人之心。以...
大妄语跟小妄语的差别:同样是妄语,但是小妄语只是一种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比方说...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开始。受持五戒能获大功德,...
对于出家人来说,只有真正受了戒,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比丘。受完戒后,要坚持学戒,...
问: 如何理解邪淫者,俱捨有四,一他妻,二自妻非道,三非处,四非时。 ? 良因...
【原文】 律藏不许未受戒者看,一则恐其未明远理之人,见其因犯制戒之迹。不知乃大...
传流 从第一次结集,优波离尊者诵出律藏为最初律部。随后二次三次四次的结集。自此...
问: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大安法师答: 《梵网经》菩萨戒是通出...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
从声闻律上看,是因事而制。在家众要确保人身不失,故应守持五戒、八戒及十善法等。...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戒体就是在阿赖耶识成就一个善...
十恶止了就是十善。心有三种,贪、嗔、痴,要把它断除;口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语...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对一切都不要贪恋。出家要远离俗家,俗家事情乱如麻。但要想...
(原载于《法音》杂志2002年第11期) 界诠法师,1959年出生于福建省福...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能否在阿弥陀佛前舍五戒?...
通过跟三宝学,你就是世间的楷模,就是菩萨。摄律仪戒,你要守法,守戒;摄善法戒,...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虽不犯重,而犯轻罪,以非言...
第三个,犯戒轻重。 非己妻入道,什么叫入道呢?就是男二处、女三处,这个是上品...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什么因缘呢?是不是人多,业就...
请我们看具缘成犯。在淫戒有四种情况,是成就犯戒的根本。 从意乐的角度有两种: ...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重戒律。 第二对于念佛往生西...
毁犯盗戒果报,三途果报;余报:一、贫穷。二、共财不得自在。 持不偷盗戒果报,得...
这个五戒的问题,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增长罪业,第二个破坏善根。增长罪业,它的问题...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它是供佛、供法、供僧的,特...
什么叫偷盗,先把偷盗解释清楚了,我们对这种行为产生断除,就是不偷盗。我们看讲义...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都有发愿回向师长善知识。也...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知客师父领几位新落发僧前来礼源公。 知客:师父,他们想去受戒。 源公曰:他们妄...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后迁...
代有觉人,为如来使。龙鬼归降,天神奉事。声飞五天,辞惊万里。金乌西沉,佛日东举...
问: 持八关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缘破戒了,又没有师父好发露忏悔,我该怎么办...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以上作品由丰子恺原创,吴浩然重绘设色。...
等流果是约着个人的个别的业力。增上果是大众的共业,大家会生长在同样的环境,这是...
问:在戒律中,佛陀说:你们若不互相看视病人,那么谁应当来做这件事呢? 答:故律...
问:为什么我们要恭敬、尊重所有的出家僧人呢?含(受了戒,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或...
八关斋戒也是针对居士所施设的一个戒法。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上不上高广大床。就...
问: 因为家里人反对,所以总是要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就一直不能受五戒?...
供养三宝,供养时指定这些钱要做什么,一指定了它只能做这个他不知道这个因果。 在...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来到寺院,有哪四点要注意的呢...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是,同样是劝人向善,佛法却是...
问: 关于荤腥的问题,这一阶段都在困扰我。我婆婆也是学佛的,她的处理方法是:先...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仪云:今有安坐像前,情无...
畜生道,人类为了要得到它的肉,为了吃它的肉,往往就是把它的身体给杀害,把它的命...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
【僧尼破戒者,所谓畜养奴婢僮仆牛驴车乘田宅、种植园林华果、金银粟白】 怎么样算...
有人写信问我: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打扫时,必定会伤杀一些,那样的伤杀...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朝嘉靖年间,依止栖霞庵节公剃...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胆量要小,就是经常要保持...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
皈依的对象是什么 皈依就是皈依三宝,也就是佛法僧。皈依三宝之后,就是一个真正的...
问: 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带出界外来食用吗?这样居士...
目前须谨防两种误区:一是说末法众生是持不了戒的,阿弥陀佛对五逆十恶的罪人都能救...
1、杀生戒 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绝有情生命。杀戒以杀人为...
近处来,比丘尼学律、弘律不乏其人,但比丘弘律者却寥寥无几。比丘本为七众之首,统...
关于重受的问题: ▲《业疏》云:若准《多论》,不得重受。 在《萨婆多论》中,规...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一个人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
问: 请问我们在家居士持戒要到什么程度? 大安法师答: 在家居士持戒,至少要把...
尽未来际,不是尽形寿。尽形寿是指声闻戒。 尽未来际,就是在你初发心到圆成佛果,...
问: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该怎么办?明知这样做是犯戒但还是做了,是业障太...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末清初复兴律宗的巨...

问: 请问第五条戒,酤酒戒当中提到药酒不犯,但生活中常以米酒入菜,吃了以后是否...

菜里面有蒜,把蒜挑出来,这个菜还能吃吗

卖酒犯重罪

持戒现世都会有趋吉避凶的效果

勿道群生性命微,万物皆灵莫杀生

南山律祖道宣大师

喝酒有种种过失,是故应当不饮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基础篇)

净界法师:五戒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南山律祖道宣律师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持戒与作善,功德果报天壤之别

到底要不要受戒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别的地方

把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绍云长老留给沩仰宗法子的开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五戒的精神与实质

三聚净戒功德难量,自持获益转授众生

菩萨戒从天竺传入中土的故事

戒之在色赋

梵网经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梵网经菩萨戒的求受资格

犯戒后在佛前忏悔可以吗?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戒律是万善的根本,能够决定我们的成就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波离萤光增罪结,维摩大士顿除疑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戒律衰落之原因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受持八关斋戒,卧具和饮食应注意哪些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五常之戒,治世之善

念佛必须持戒

这些在家居士团体,易养成我慢之心

存什么心太重要了,这是保持人身的条件

劝人受五戒要承担他持不了戒的恶业吗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佛设五戒,以不杀第一

大妄语的过失

人天行果——五戒

出家人应该如何学戒

邪淫在《俱舍论》四种更广的定义

天下万事,都有一定的法理

各宗要略——律宗

梵网经菩萨戒和其他菩萨戒有何区别

五戒与十善的关系

佛陀为何要制定戒律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五戒都修不好,凭什么得出世间的圣果

犯戒可救,破见难救

《法音》杂志专访界诠法师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在世间上要完成四个缘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如何判断犯邪淫戒的轻重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四种情况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犯盗戒的过失跟持盗戒的功德

当初的三钱,辗转增盛到三千金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哪十种行为是犯了盗戒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佛源老和尚对发心受戒的弟子一段发自肺腑的教诫

持戒念佛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

道宣律祖传记

破了八关斋戒该怎么办

丰子恺《十二生肖》漫画

杀生偷盗及邪淫,会导致哪些共业

佛陀看病比丘的因缘

为什么要恭敬尊重并不持戒的出家人

八关斋戒是对居士所施设的戒法

打妄语才能去学佛,这样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供养三宝的钱,最好别指定用途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持戒的人能圆融一些吗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菩萨戒为何要禁止蓄养动物

欲修孝顺者,须念念与戒相应

僧尼破戒者

住宅内如有虫蚁,应当如何处置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皈依和受戒是一回事吗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物品是否会犯戒

净土法门应谨防两种误区

五戒之戒相释

戒律衰败之原因

戒法是否允许重受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在家居士持戒要持到什么程度

菩萨戒是尽未来际永为道种

五戒犯了三戒失去戒体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