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印光大师文章(第2页)
近人多生肺病,光颇不以为然。后世人业重,情窦早开。十一二岁,便有欲念。欲念既起...
人生世间,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恶业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众生的共恶业所感召而来的。这个...
原文: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修之及极,皆可以了生脱死。而于现生决定可以了生死者,...
原文: 若真知佛力,自力之优劣,则断不至犹执着于唯究自心,谓识得即是道,而不须...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可成就,只好一心念佛,求生西...
原文: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
印光法师(1861~1940),法名圣量,字印光,自称常惭愧僧,又因仰慕佛教净...
文钞原文: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生。佛说八难中有盲聋喑哑,...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中人矣。不能受得烹炼,则烹...
令慈年迈,光若不说此弊,汝后会以尽孝之心,阻亲往生。 那个意思是你母亲年龄大了...
况福峻临终正念昭彰,作问讯、顶礼等相。 就是福峻这个女众啊,她临终的时候正念很...
汝母去得甚好,就是你母亲走的很好啊,此殆汝母往昔善根,及现在善愿,并汝等助成之...
平时侃侃凿凿,与人说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并念佛了生死之道,与教儿女,立太平之基...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亦须交代的干干净净。 就是把...
接下来一段呢是《示重报轻受及如法治丧》,就是开示的这个如法治丧,怎么去发丧,丧...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完全成了福报。 这是必然的...
《临终三要》,这个是印光大师很重要的开示:第一个,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个...
(第一讲) 我们尊敬的化通长老慈悲,真常法师慈悲,各位常住师父慈悲,各位居士同...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的寺院受戒也不是不可以的。具...
若心中见识小,舍不得赈灾,亦须分与女儿、孙媳、孙女等。自己身边,决不可留此种令...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观音菩萨随机示导,岂有不接引生西之理。 阿...
威仪门第一个就是敬佛,怎样敬佛?我怎么怎样做,才能表现出,我们心里虔诚的恭敬佛...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乐我天真,富贵贫贱夷狄患难...
原文: 教子女当于根本上著手。所谓根本者,即孝亲济众,忍辱笃行。以身为教,以德...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时机。纵曾读光文钞,亦未究...
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或致魔事。 那个意思对方可能打算年内或年前...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彼虽不能念,听见佛声,心即...
有居士在拜佛时身体震动,又见到黑暗中有光晃动。大师提醒他,这是过度提神所导致,...
原文: 若欲此生亲得实益,当依净土法门,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则可决定了生脱死。...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念佛人临命终的时候,所应该面...
今之世道,乃患难世道,虽曰念佛能灭宿业,然须生大惭愧,生大怖畏,转众生之损人利...
邪魔外道有一种非常蛊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给你消灾,给你免难,给你积累福报,明白吧...
原文: 所言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必须尽己职分,除暴安良,并所统之...
下一篇叫至诚持经。就是志诚的读诵经典,汝问何经最好。他是答复的叶沚芬居士的一封...
又凡修行人,要心有主宰。见好境界,不生欢喜,见不好境界,不生畏惧。 这个咱多次...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则多劫之重报,转而现生轻受...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并劝眷属一心念佛。从前之事...
原文: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虽则久已证穷法性,而复不住寂光,不证佛果。以大慈悲...
念佛人想要往生净土,首先要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佛经多处提到,富贵人学道难,女人...
陈性良,字锡周,是印光法师的在家弟子,与印光法师因缘甚深,多有书信往来。(参见...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者,固...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即可...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则心与道合,心与佛合。欲见即...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觉得我很高明,很有修持。因此贡高我...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法门,虽则大,小,顿,渐不同,权,实,偏,圆各异,无非令一切众...
我们都常讲到说,出家为僧,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另外一个形容叫遁入空门,就是要狠...
原文: 学佛之人,一举一动,皆须留心。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
原文: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若未到报满,亦只可任缘。倘刻期欲生,若工夫...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她孝顺亲长,敬重丈夫,教导...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这个经书或这个论藏啊等等,都是能够供养的,就是把经啊,放...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贵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喻如...
原文: 人之入道,各有因缘。近来甘肃一弟子,名郑哲侯,年六十四岁。六十以前,见...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给大家介绍了这么多的净土祖师,几乎都是遥不可及,为什么呢?都...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 ...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火烧,无所救援之想,及将死...
原文: 佛念字,万万不可加口。许多人皆作唸,则失义之至。持名念佛一法,普利三根...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是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
无锡念佛的人逐渐增多。有个人烧得一手好素斋,凡是有打佛七的道场,都请他去做菜,...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
修行唯随己身分而立功课,非可执一以论。但决定不可不依信愿念佛,回向往生一法耳。...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名作佛...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县城生活过的人,都知道那个...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火连绵,吾人幸未罹此,虽有...
原文: 卧室若不洁,可将佛像供于净室,日请来熟视一二次,则心中便可作忆念矣。念...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种种方便,度脱众生。(九...
原文: 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饿殍(...
原文: 净土法门,以深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及生生世世之愿,有此愿,便...
原文: 旷观古今,治时少而乱时多,纵令大治,亦不过百数十年而已,其故何哉。良由...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继降作,总由不知三世因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修密宗,总把念佛看得没用。 ...
福建省永春县,山川秀丽,民风淳朴,自古被称为世外桃源。永春县东十里,有个地方叫...
悟开法师宿世善根深厚,然而好胜心切,志在参禅,藐视净土。后来参加念佛法会,对净...
原文: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犹如大海,尽世间所有江河溪涧之水,莫不趣入其中...
接到了你写给明道法师的信,悉知你的第三子,年纪才二十岁,却忽然夭折,对此我不禁...
乾隆辛巳年间,河南省境内黄河决堤,陆地水深一丈多(约为现在3米),民间的村舍房...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与陈锡周居士书) 若参而不得,...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
原文: 念佛一事,所求皆得。为现在椿萱求福寿,为过去祖祢求超升,均无不可。 然...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
原文: 女人家第一功德, 在孝翁姑, 相夫教子。既为佛弟子, 而不知孝亲相夫教...
原文: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心若与四宏誓愿合,则念一句佛,行一善事,...
原文: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且勿谓缘想一佛,不如缘想多佛之功德大。须知...
原文: 夫心者,即寂即照,不生不灭,廓彻灵通,圆融活泼,而为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之...
原文: 当此时世,只可自守本分。其丧心病狂者,任彼所为,绝不与彼相争相诘。以明...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是招魔之根。死固人所皆有,...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见,必至矜己傲物,排因拨果。如是之人,其天姿实...
原文: 然在凡夫地,未断惑业,纵生人天,终非究竟安隐之处。倘能随分随力,持佛名...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浩浩宏恩被沙界,巍巍金佛立冠头。 瓶中甘露涤...
印光大师画传 (1) 地灵人杰 地灵人杰 祖师出生 一八六一年古十二月十二...
原文: 当生大感激,生大惭愧。惭愧心生,邪僻心灭。惭愧为入道之初步。既欲学佛,...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人,则亦不必令其遍研深经奥...

由于邻居家着火,火势蔓延,卫锦洲居士家也被毁于一旦,他的妻子受到惊吓生病而死,...

能戒房事,则病少多矣

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

应怎样对治瘟疫和流行病

现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净土一门

无论何等根性,均可了生脱死,以仗佛力故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一代高僧印光大师的传奇一生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这也是一种法施

求人天福报,只得来生痴福而已

能为一切众生回向,即与佛菩提誓愿相合

居心可以质鬼神,作事决不昧天理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病不见愈,乃转重报后报为现报轻报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临终三要》的重要开示

宏海法师:印祖文钞——一函遍复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临命终时贪心是不可取的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岂有不救苦厄之事

敬佛第一,怎样才算是敬佛

现在虽很强健,但要做死了想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教育子女应当从根本上著手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净土行人勿定往生时间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如何看待念佛中出现的种种境界

末世众生依净土法门,决定可了生脱死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发菩提心方能消宿业

患难不必求鬼神

在公门修行,不专指诵经持咒念佛而已

读诵哪一部佛经最好

凡修行人,心要有主宰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常居幽冥界救拔地狱众生

女人学佛须知

【推荐】全家人往生西方,成为真正的净土眷属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贡高我慢之心,易招来宿世怨家对头

摄受之力与念佛之诚

一代高僧中的典范--弘一大师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着悲魔

念佛之人,当存即得往生之心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凡诸经籍,应如法供养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每个人进入佛门都各有因缘

民国高僧谛闲法师

念佛摄心的方法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念」字,万万不可加口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天天听佛号,也有大功德

「息诸缘务,一心行道」这个非常重要

净业者如何处理专修与圆修的关系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随分随力,至心持念弥陀圣号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卧床默念佛号会有罪过吗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风水师的话可作为依循的准则吗

念佛求生西方,不可发来生之愿

杀业之结,唯食肉最为酷烈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重修东关桥观音灵感记

错失西方的「高僧」

净土法门为诸法之归宿

【推荐】热心公益皈依佛法的他,为何却痛失爱子

人有实德,天必有奇报

不能往生的错误方式,一定要注意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念佛这件事,所求都能如愿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以言教者讼,以身教者从

念佛须善发心者,心为修持之主

专一礼阿弥陀佛,为专精一致

真心廓彻灵通,与诸佛了无有异

在这个时节世道,只可自守本分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古今聪明人一大可怜可悯之事

高登极乐,方为最上脱苦之道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观音菩萨德最优,正法名佛久证修

【推荐】印光大师画传

惭愧为入道之初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