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禅与祖师禅

谛老在的时候,观宗寺冬参夏学,宗教兼修。因为谛老最初讲经的时候,外人都说他学来的,不踏实,他个人也以自己岁数轻,不宜老早升座讲经受人礼拜。所以后来就又去参禅,在金山一口气住了二年多,以后又到其他地方掩过几次关,专修禅定工夫。后来又渐渐开座讲经;可是与前所说的话,就大不相同了;因为他这是从自己心地悟出来的。

谛老深得参禅的利益,自己也很有见地,所以他在讲教的时候,也多注重静坐。学校每逢上课之前,先修止观,静坐一小时,就是先入定而后发慧。

禅、具云禅那(Dyana)这是梵语,译成中国文为“静虑”。禅那的本体为寂静,而又具足审虑之用,故曰静虑。静就是定,也就是止;虑就是慧,也就是观;定慧均等之妙体叫作禅那。

最初,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是在西域禅宗的初祖。到了第二十八代,达摩祖师,在梁魏时代来到东土,为东土禅宗的初祖。达摩以下,慧可大师领得无言心印,为第二祖,僧璨为三祖,道信为四祖,弘忍为五祖。弘忍以下,有慧能神秀二位大师;慧能之禅法行于南方,叫做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叫做北宗。

南宗的禅法,纯粹得祖师禅之神髓,北宗的禅法,有些如来禅的痕迹,这是他们两宗的特异点。六祖慧能之下,又分出南岳、青原、两系,南岳传于马祖,青原传于石头。马祖之后最盛行,辗转传持;而又分出伪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五家。到了宋朝,临济之下,又附扬岐、黄龙、两个支流。总起来说,就是五家七宗。

中国之称为“禅宗”,始自李唐时代,故中国之禅宗也就在那个时候最振兴!

天台宗门庭讲修止观,不讲参禅,其实修止观和参禅用功的方法虽不同,然而它成佛的目的却是一样。参禅是抱定一个话头,从疑中去参悟;止观是大开圆解之后,从信中按照一定理路去修证。止观是以慧门入手,先悟后修;参禅是从行门入手,先修后悟。(上根利智,亦有修悟同时者。)

从慧门入手的,如让人先睁眼而后行路;从行门入手的,如让人先行路而后睁眼,这就是因为众生的根器,有“法性”与“慧性”之不同。“法性”根器者,自以修门先入为相应;“慧性”根器者,自以悟门先入为相应。

如密宗,为“法性”人多,故以修法是尚;台宗为“慧性”人多,故以悟理为先。这里所谓悟,并不是开悟、证悟、而是承佛所说诸了义经之法相,启后学之解悟,然后用性德能观之智,而观所观之境,由此才能证悟。虽修悟先后各殊,然修极自悟,悟极是修,亦未尝二致。

不过从“行门”入手的,是刳旧习而力猛,很容易走岔路,—如无闻比丘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从“慧门”入手的,是克旧习而力弱,很容易走入轻狂。修止观的,初修空观,次修假观,后修中观。参禅的人,初破当面关,次破重关,后破末后关(牢关)。

禅之中,还分如来禅与祖师禅;例如所说的“禅那,”“止观,”“无所住而生其心,”这都是如来禅。“天龙一指,”“临济四喝,”“云门饼子,”“赵州茶,”“如何是未生以前的本来面目,”“看念佛的是谁,”这都是祖师禅。古德说:“如来禅好悟,祖师禅难明。”

记得在禅宗里有这么四句话:‘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像这些话,都是机锋话,能够参透就算开悟。

“如来禅”,能契机契理,因地因人因时而教。教之中,又有权有实:如“藏教”者,契小机契真谛,纯权无实;“通教”者,既通小机契真谛理,亦通大机契三谛理;“别教”三权一实,契大机及契但中理;“圆教”纯实无权,契最上大机,及契圆中理。

“祖师禅”,但重契理,多不能通权俯就契机。世间禅,但能契机,不能契理。(如九次第定,就是这样。)契机契理者称名为“经”,契理多不契机者,称名为“语录”,契机不契理者叫做“学说”。

“止观”是中国的译音,梵语名奢摩他(Samatha)译云“止”。梵语名毗钵舍那(Vipasyana)译云“观”。“止”就是止于谛理不动的意思,也就是止息妄念的意思。“观”是观照,观智通达,能够契会真如。若就所修之方便而言,“止”属于空门和真如门,缘无为之真如而远离诸相;“观”属于有门和生灭门,缘有为之事相而发达智解。

若就所修之次第而言,则止在前,先伏烦恼,观在后,后断烦恼,正证真如。止伏烦恼像磨擦镜子一样,镜子磨光的时候,一切尘垢都没了,(就比如已经断惑。)再能够显现一切万象,(比如证理)这就是观。然而止观是二而不二的,以法性寂然就是止,法性常照就是观。观必寂然,观就是止,止必明静,止就是观。

在罗什法师的《维摩经注》里说:‘系心一处名为止,静极则明,明即慧、为观。’

《起信论》上也说:‘止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观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

《摩诃止观》上说:‘无明即明,不复流动,故名为止;朗然大静,呼之为观。’

天台智者大师,从南岳大师传受三种止观:第一是“渐次止观”,初浅后深,像登梯子升石阶一样。修的时候,最初要持戒,次修禅定,然后渐渐修实相。当时智者大师,曾按照这个义意和层次,说《禅波罗密》十卷。

第二是“不定止观”,前后互更,像金刚宝在日中的时候一样,现象不定,无别之阶位,也随众生之根器不同。或前浅后深;或前深后浅,或浅深事理顿渐不定,智者大师曾依之说六妙门一卷。

第三是“圆顿止观”。一念具足“空假中”三观,缘真俗中三谛理,初后不二,自最初缘实相,至于最后,都是行解具顿。智者大师,也曾按照《圆顿止观》的义理和层次,说了十卷《摩诃止观》。唐朝湛然大师,又撰《止观辅行》四十卷,专门解释《摩诃止观》。

湛然大师,他自己有着的《止观义例》两卷,内中分七科来解释圆顿止观,还有止观大义一卷。

此外,陈朝南岳慧思大师,著有《大乘止观》四卷,内中分五门:(一):是止观依止,(二):止观境界,(三):止观体状,(四):止观断得,(五):止观作用。在最后还有指出的礼佛止观,食时止观,及大小便利止观。上面这些著述,都是对修止观极重要的,很值得去研究。

《影尘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