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阿弥陀佛。

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吉祥,那么今天是我们《观经》的第九讲,在讲净土法门。上午我一早上去居士林讲《楞严经》,在居士林讲《楞严经》呢,出了地铁口,这个本来居士林每次人家都要车来接,我说自己走惯了,早上清爽一下,体验一下生活。

从地铁口出来,有一个人拿这么一个牌子,写了很多反正很土的话,然后在放歌,这个歌我以前还听过,说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上午讲《楞严经》,讲如来藏思想真的就是,真就是幻,幻就是真,就看你的心念是明的还是暗的。所以说亦真亦幻难取舍,下面怎么讲来着?有知道的吗?悲欢离合曾经有过,这样执著究竟是为什么?

结果唱着唱着我走过去的时候,应该他也是化缘的吧,要钱的时候来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执著究竟是为什么?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所以有时候一切法真是佛法,你现前念头对上去了,就会法喜充满。这就是有时候我们说讲的说要登座狮子吼,有时候就无意中一句就把你给洗出来了,就是这样子的。那我们这里讲的属于主旋律,有时候出去如果你的心念在道上的话,冷不防确实能够开心。

我们从讲这个《观无量寿经》开始,大家还知道,一开始不是让直接观佛的,而是先从这个落日作为依托,就是为了取这个境显而易见,这样的话容易坚凝,就是凝神的凝,凝固的凝,定向,面向西方,坚凝就是坚固我们的定力,你把心念能够凝固住不动,就依附在西方圣境中,看你的这个功夫了。确实有时候我们说光讲道理这样描绘一番,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练功夫。

但是大家练的多了,你也要返观,有时候觉得是不是有这个功夫,一定要长进,这犯点儿业障退一下都不要紧,一定要长进,没有长进就是不进了肯定就退了,一直退退退就蹉跎了。

那么面向西方开始讲到光明洞然呀、破暗呀,这都是见佛的阶梯,从开始都是见佛的阶梯,后来的这个冰观、地观、水观、树观等等这些,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佛的这个观法深微。但是我们现在众生的这个想呢,是很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想能够得入,一定要先观依报,然后淘汰我们的俗情,慢慢久而久之,练多了以后,一观成了以后,其他的观就容易了。

早上有听过《楞严经》的,为什么一观成了,其他观就容易了呢?为什么?因为一切这些都是地水火风组成的,不管我们娑婆世界、极乐国土,他到了极乐国土只是把地水火风显示到最佳状态,这个料始终在我们手里,就看你怎么去编织,所以说一一都是如来藏思想,何况阿弥陀佛这个净愿庄严出来的极乐国土,所以说一尘一刹,都是我佛现身说法,这么来理解。

下面我们要开始讲到第六观了,上次讲到第五观的时候是八功德水观,此次我们要讲到第六观,从总想观开始,那么大家来看,从地观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只有地,没有这个树是不庄严的,只有树没有水也不庄严,只有水没有宝池也不庄严,只有宝池没有杂色鸟不庄严,总归到此而言是一一依报、一一俱全,所有的依报承载了这个世界,差不多已经俱全了,就要开始转向什么呢?要开始正报。

那么第六观开始就是前面境界中没有的,你看这里讲到的宝殿、楼阁,那个不圆满,所以在此宝殿楼阁开始往上加了。大家来看这个经文,说: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这是这一段,那么这里就开始讲到,你看这一一界上,就是说整个所有国土里面的边界之上,交错纵横,一一界上,有五百亿珍宝所成的楼阁,而且这个楼阁里面还能够出现了正报,大家发现这一观开始有了正报,就是无量诸天,作天伎乐。而且你看这里讲到的这个有乐器悬在虚空中,还有这个天宝幢,天宝幢就是在玉皇大帝,帝释天所立出来的这个宝幢,叫做天宝幢。那么他有一个什么功能呢?就是说帝释天的这个宝幢,它不需要人去鼓动,就自己能够发出法音。就像咱们有时候你看集众的时候敲板、打罄乃至藏传吹那个海螺等等这些,都等于说云集这个海众,这个汉传庙里面的那个法器,为什么大家去旅游的时候上面往往写一条不让你轻易动。那个叫做龙天眼目,就是你这个法器一敲,一定要敲如法,敲庄严,敲的如法到位了,龙天护法闻讯就而至了。

这里你看这里,极乐世界这的话,人家是不鼓自鸣的,这里是楼阁内的庄严,楼阁外的庄严,就是外面有悬处虚空,特别是这个宝乐飞空,声流法响,等等就是交错纵横这样的一种昼夜六时,都是无思自成的,不要你去刻意,自然而然成的,这么一副情形。

这个地上的五百亿宝楼就是我们将来每一位往生者的所居之处,所以你看这里无量诸天这是什么呢?这就是给你们,给你们啊,你们往生了以后就有这个资格了,每个人配备的什么呢?侍者,懂吗?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无量诸天都是,当然侍者可不是,你就觉得说,到了那儿,那从此以后就端茶倒水、打扫房间的,保洁就具备了,不用花钱了,他不是伺候这个的,他到了那儿是干什么的?是侍奉修行,用功办道,所以你别以为这个诸天说作为侍者了,听了一下感觉不错,这要两方面来讲。

如果说以他为主的话,这是诸佛感的,诸上善人所具足的善境界,所以他可以引导我们往生者修行,你在那儿继续用功,你的品位到了什么地步,所以叫做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再一个以往生者为主的话,这就是极乐世界殊胜的果报,给每一个宝楼里面派的天然护法来护持你用功,大家要知道天然护法,护法啊,我不知道你们,这个很重要,为什么?听过闭关吧,在古人来讲,闭关的人和护关的人都要具足,如果你闭关的人没有护关的,是不能轻易闭关的,不要像我们现在有时候盲目的,突然间一股激情上来了,就信誓旦旦的就要显示一下自己的苦行,真正在以前这个护关的人要比闭关的人要功夫高得多,要明眼,你想一个闭关的人他一旦在闭关房里面,如果真正严格的像我们普陀佛顶山的话,是三年六个月,你足不出户的,不能见人,窗户都是两层的,这个里面送饭碗的时候,里面给你放进去关起来,外面才开着拿出去,打好了外面开始放进来,再关了,里面再开着,人与人不见面,是这样子的。

但是这个护关的,他一方面要维护你的日常的这些生活用计呀,吃喝拉撒,他要给你配备,给你辅佐,但是另外一方面,闭关的人如果出了问题,他要可以摄受折服你,或者指引你,提携你。要不然你在这种情况下,你自己一下子,人在修行上进的时候,他容易有时候出状况,特别是你这个出世间福报显现的时候他会冲,当然这个表达的是冲,不是我们说风水上的冲,就是自己折磨自己那个业障逼出来了。

我记得那会儿在普陀山有的他闭关闭的不行了,就怎么都要出来,结果出来的时候,他就一定要去上海或者杭州转一圈又好了,要不然不转这一圈他待不住,就是毛手毛脚,火急火燎的就非要出来。再一个这个护关的,你还得有福报,为什么呢?就是你这个福德量到了这儿了,一样的话,他说行你说不行,他有这个福德他一句听进去,马上就把他的这个狂心给降住了,你这个福德不够,他越说他嗔恨心越重,所以这个护关的功德,指导闭关者的功德,他的境界要比闭关的要高。

所以你看这里讲到的,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这其实就是给你,照顾你在极乐世界往生者的修行道上陪伴你。当然他的陪伴跟我们这里的情形就不一样了,他怎么个陪伴法呢?他是在那儿奏乐,配合着外面的乐器,然后不鼓自鸣,在这个乐里面,音乐中让我们,你看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还是让你们忆念三宝,所以这里讲到的这个,证明这个音乐虽然没有,它没有神识呀,它不是正报,不是有情,但是它有说法的功能,在前一讲的时候也讲到过说,前面的在哪一观里边来着,也讲到说念佛念法念僧,那么这里再讲念佛念法念僧,他是有进步的,为什么呢?

前面所念的念佛念法念僧,很可能是念化像三宝和住持三宝,就是忆念佛是这个阿弥陀佛,每天都在讲,他要忆念;或者忆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不是早上出去供养嘛,要忆念,十方三世一切的正法,十方三世一切的圣贤僧,这是有形有相的,这里的忆念三宝,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开始什么呢?就是念的自性三宝,一体三宝,大家听过自性三宝,一体三宝吗?

就是佛、法、僧本来就是一体的,就是净、就是觉正净的合体,佛就是觉嘛,所以念佛就是这个觉而不迷了,念法就是正而不邪了,念僧就是净而不染,他这个时候念的并不是说对着外境去念,而是就以佛法僧的这个闻熏功德,把自己内心本具的这个三宝功德给念出来了,越念越明朗,一个本身就可以显他本有的佛性,可以承担这个法的这个加持,可以去做一个大乘的清净的菩萨僧。这就叫一体三宝,是这样来念这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所以这一想最后你看,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想观,名第六观

那么为什么这里叫做总想观?因为大家知道前面的地观、树观、池观、楼观这四种一旦你得到,随着往后推进,后面的观一定会具足前面的观,就是你只要修到后面的时候,前面的已经成就了,所以这里讲到的说,一旦你这个楼观成就了以后,四种事都会现了,称之为总想观,也叫第六观。

那么虽然这里虽然是总想观,比后面的那十观还要差一些,还没有详观到那个整个的西方三圣的正报,乃至三辈九品,所以这里叫做粗,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那么再一个为什么这里称之为粗呢,前面从日观、水观、冰观开始那些呢,等于也叫做粗,但是前几观叫做粗中粗!相对那几观,这里第六观就开始叫做细,细里面在后面的观,越来越细中,它属于细中粗,所以这里叫做粗见极乐世界。而且我们也知道前面的这个韦提希夫人不是讲到了么,让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那么这里讲的粗见极乐世界,就称之为思惟,后面这句开始见到了吗?有一句若见此者,这就等于说进入正受的阶段了,若见此,就是这里开始,如果你能够见到这个分分明明,念念不停地见到这样的情形,就开始有他的功德利益。

大家看到了吗?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是这样的。还记得前面的这个水观的时候是方便,不能灭罪,那么到这里地想成的时候呢,他就能够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在前面,这里开始可以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大家想想,关于这个,如果你这个修观呀,我们可以很多时候设身处地的想,假如果我现在是一个修观者,那么从次第而来,渐渐地渐入佳境了,那么你在这个观,慢慢的观成就了以后,就等于说极乐世界的业就越来越浓,那么娑婆世界的业,情见、爱见就会越来越淡。极乐的这个解脱观越来越重,娑婆的轮回就会越来越轻,这是必然的,所以这里讲到的观成了以后,罪就能够灭,观深了以后,业就会浅,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

你比如说我们在人世间,你说这个人很富,他就肯定不穷,你说他不穷,他必然就很富,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这里开始讲到的说,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就等于说随着修观的深入,生死业消除的越来越节奏快数量多。这是必然的一个趋势,随着我们的心,这就是体现的可以除无量业,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下面说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你看妙观一共有十六观呀,这才第六观,就开始给你讲打保任说,一定别无他生,一定到极乐世界。大家想想,这个话只有佛能够拍着胸脯子说。这就是一种授记,我不知道诸位怎么理解这个授记,你们怎么理解授记?

你比如说这会儿真的来佛了,咱们也不要说亲眼见到了,这样你害怕得受不了,那么就说梦里面见到的,梦里面见到了佛给你授记,说你怎么怎么样,将来如何如何,到某一时间或者怎么怎么样,这个时候你会觉得说,可以信受吗?能信受吗?

那为什么能信受?为什么?你得有理有据呀,为什么?大家知道佛还有一个名号叫做什么?如来、应供、正遍知,正遍是什么呢?就是佛心佛眼圆明彻见整个法界的一切情形,当然我们一听到这个整个法界的一切情形,马上就会想到,肯定是他这儿也能看见,那儿也能看见,到处都能看见,这是一个层面哟,大家不要忘了,我们这儿只是十方,还有三世,就是过去能看见、现在能看见、未来同样能看见,一目了然。所以在这个过去、现在、未来的因果线上,你说我们现在每天修行也罢、造业也罢,它一定会启动一个什么机制?

就是种因,那么种因,我们在种因的时候,肯定会只能说估摸着、推断过,是吧?但是佛呢,只要你这一头或者前一头把这个因一念种下来,每个人的阿赖耶识,你的阿赖耶识就负责开始描绘了,这个因种在哪儿?尽管你现在可能还没到现行果的时候,可是呢这条路就锁死了,只要你在这个修行的路上,当然我们也不要说就认为是宿命论,觉得说那法师你这么认为的话,这因种下去这命就铁定了,那就改不了吗,这个其中你什么时候学佛,皈依了,什么时候修行又用功了,什么时候又退了,什么时候又进了,什么时候左右摇摆了,全在佛的一目了然之内,大家不要忘了。

所以他就是把你前后左右给你完全规划描绘清楚了,不是刻意的,是看见了以后才在这里,这个点儿推断出那个点儿,你可以怎样怎样,由这个第六观,修到这个层面,他就可以给你说命终之后,必生彼国,这就叫前因后果,这就叫授记,因为他全看见了。不但把这个因和果的两个点看见了,中间的所有的可能性都看见了,就是这个东西真的是说时迟那时快,我们可能说那我试一下,在里边我故意这样睡几天,不修行,或者我故意造几天业,他把这个也看见了。就等于说你孙猴子永远出不了如来的手掌,所以能打保任在这儿授记。

大家可能有的听着这个好玩,确实如此,要不然为什么《法华经》里面不断地授记,连提婆达多都敢给授记,谁敢给提婆达多授记!所以我们这里要认真的去领悟这些法义,你看命终之后,必生彼国,那么我们就得到这个消息了,有了这个信息时代的信息,那我们就赶紧这么去做,每天读诵《观无量寿经》,就在这里面哪怕你有一段话相应想起来了,你就坐着车,上着楼梯,在路上怎么样,你想忆念持名同时进行,非常殊胜。

所以这里你看,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里又开始嘱托了,为什么老要这么说呢?你看每一观后面都要嘱托一番,就是让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里很容易我们,特别是修行人,乃至修的久的同修们,容易什么呢?不知道什么是观想,什么是妄想。一定要把这个搞清楚,你看前有一句叫什么,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这就叫做观想。那么我们初学佛,或者有时候还修了一点,都容易把妄想当作观想分不清楚,很多时候一见到法师,一见到师父就非常的合掌恭敬,一系列以后就开始提问问题,那么马上就要说转述他的妄想,他见到什么了,他得了什么境界了,这种境界怎么殊胜,是不是?他有时候说是请教你的,我觉得有点显摆的味道。

他问你说,问了半天觉得怎么怎么样,其实如果说这种境界,策发你的信愿更加了,还算起到正面作用,一旦你住到里面非常沾沾自喜,每天都想念着那个,在修的过程中,又不断的想要得到那个,这就离魔不远了。所以我们这里为什么说正观、邪观呢,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妄想!妄想它有一个特色是什么呢?一定是具足了情和执的,执著的执,有情见、有执著,你但凡进入这么一念,欢喜呀好乐的念头,然后进行分别,那么这一定是主导就是我执操作,现行成就的。那么在这样话的你只要有一念住,真的不行。这就叫妄想,那么什么叫做观想呢?记住了这里讲到的观想就是,首先随顺佛语,依教奉行。

大家想如果我们,你读经的时候,你看上午也有同修问到了,他说在读《楞严经》的时候,七处征心的时候他就不断地问,说为什么不在内外中间,他觉得应该怎么样,就他觉得读的就是相应不了,为什么?就是这个问题。这里他是佛金口诚言把极乐世界的情形描绘给这里,让我们来干什么呢,让我们大家来进行临摹。临摹这个佛境界就是佛的果位,所以我们在起观的时候呢,就是以佛语印己心,以己心开这个佛境界。那么你一定要懂得就是这上面,没有感情可言,没有你分别的余地,也没有你做主的资格,只有说,佛说有八万四千光,你就是八万四千光,佛说水只有微澜回流只有十四注,那就不能十五注、十三注。

就是这个它有一个什么功德呢,大家发现没有,只要我们跟经典里面的吻合,这就是观,就是正观了,为什么呢,这个观可以破我们的执著,我执呀,你不能有自己的主意,佛说怎样你就怎样,就是这样依教奉行,还有比这破我执快的吗?所以在这个情况下,就是不能随自己的主意,只能随佛的圣言量,这就叫做起观。这在心术上面,这个可能说,差之毫厘就失之千里,随正观就是随圣意,如果打妄想,就是随你的凡情,所以这就是,正观就是一个锻炼的手段,大家一定要在这方面注意一下。特别是假如果我们有时候,不一定能够一一观起来,那么有的人他有一个习惯就是说,在念佛的时候,心系在西方。

那么这样的话也许有时候确实会,相应的时候出状况,出境界,但是我们也不要一般就是一厢情愿地去描绘自己所看见的感觉到了,半推半就的就随顺这种妄想了,本能的这种不老实的执著心相结合就产生了所谓的境界了。就是我们真正的把这个真观给修出来了,大家不要忘了,还得往上修呀,你这里第六观修成就了,命终必生极乐国土,但是后面还有呢,还有十种观法,还要进行深造呢,还要在这个品位上加功呀,还要让你这个净业成形了,还要现生现证念佛三昧呀,可以继续呀,不是说命终生极乐就可以了,完全可以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可以随意往生,不在命终之时,这都可以,就看我们的功夫。

那么再一个的话我们也要知道,悟门不可限量,修门不可限量,在这个菩提路上,一直到成佛才到顶,到顶了都不能歇,到顶了以后即刻又回入,分身散影到尘刹里面去度众生,哪儿有歇的时候。所以我们只要有妄想,产生欢喜住在这上面,就说明歇了嘛,一歇就进不了。所以这里讲到的说,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是第六观,叫做总想观。

好,我们接着往下,进入到这个第七观,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十六妙观中,从第一至第六观都是依报,观他的依报,所观之境都是极乐世界的庄严,下面第七观开始到第十三观,全部属于观极乐世界的正报。就是从佛,二菩萨,一切的清净海众,观西方三圣,这就是开始了。

我们来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这是这一段,这里又是一个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前面我们讲到了,要说一个比较重要的关口的时候,他一定会,佛又会刻意地特别地提醒一下。所以说这里先说阿难及韦提希呢,还是明着告这个二人,给他们下这个法旨命令,你看谛听,就是显示说,你听了以后还要谛受,谛受了以后还要正念地去修行。

善思念之,就是要连带的为说这个华座观,只要你的心能够住到这里面称念的话,罪苦就得除了,所以这里讲到的说,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这里的除苦恼,就没有完全的锁定,或者说临命终时必定往生,或者说消多少业多少业,他开始进入什么呢,降伏现行烦恼了。

你看这个每一个观法都有次第,这里开始是什么,除苦恼法,那么这个苦恼除了生老病死整个轮回以外,还有现前的贪嗔痴法,就开始到了这个层面了,所以这里让阿难和韦提希要说: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忆就是让你记住,持就是让你保持你,不让失去呀。这里的忆持,并分别解说就是劝发要流通,把这个法要流通出去,表示这个要特别是到了广为大众呢,一个是现前大众,一个是当来大众,就是我们末法时代这些妄想、情见迷心,漂流于六道的这些苦恼人,所以这里讲到的说要处处劝修,让大家都闻到同得解脱,所以这里讲到说分别解说,到这里。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这一段又是特别的殊胜,一读到这个时候,就让人真是引人入胜,如对目前,身临其境一样。大家来看,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这是主尊,本尊在中间。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你看西方三圣显现了,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这是西方三圣又在这里开始显现了。咱们坐在这儿,有时候扪心想一想,在八难之一之中,就是生在佛前佛后。没有一次机会说能够现前参与,作为佛弟子去参与佛讲的一场法会,特别是净土法门。

你看人家当时都有这样殊胜的显现。西方三圣就亲临法会现场。大家想这种佛菩萨的应时显现,那就等于说跟当机者,托释迦牟尼和阿弥陀佛的净识,大家知道什么叫净识呢,清净的本识。托他们俩的这个净识所感,而有这样的显现,是托佛的,托功德的,托善根的,不是他的自功德所感。这就是生在佛前的殊胜功德。

大家想想也觉得,好像说有这么好的好事,在佛世就有这么好的好事,每次法会一不小心就瑞相现前,他方国土就显现,天雨曼陀罗华等等这些。当时在灵鹫山,在祇树给孤独园数都数不清了。你看我们现在这历史上也很多呀,有法师讲经讲的天降舍利,有那些大的,道场里面大法会做的时候,也有天降舍利,都会感召的。但是我们现在只能感召个舍利,人家是活脱脱的西方三圣,大家想想活脱脱的现前。

在《无量寿经》里面也有这么一段殊胜的描绘,就是当时阿难也在佛前,那么这个佛就让阿难起来整理一下衣服说礼拜,白言说,世尊,愿见彼国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这个话口还不落地,当时即时无量寿佛现,放大光明,描绘的说,普照一切诸佛世界,所有的什么大小诸山呀,所有的六道众生呀,整个都照开了。就跟那个,当时有一句话形容的是什么,譬如劫水弥满世界。就等于说,成住坏空那种劫,跨时代的那种劫水,整个显现出来,弥漫了整个世界,晃荡不停。什么都没有只有佛光,佛的这个妙相庄严。所有的众生,不要说凡夫了,阿罗汉、菩萨们的光都不显了。这是在《无量寿经》里边,阿难见到的说如须弥山一样的佛,那么高,高出一切世界之上,当时与会的四众全部都见,而且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见我们这个国土也是这样。你看这里也是: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

善导大师当时描绘这里的时候,说为什么要这样呢,说娑婆化主,就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为物故,为了我们娑婆的众生,因为这个缘故故,住想西方。那说明什么呢,这个现前的境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念力给加持出来的,就把所有的在场大众的违缘和障碍都给消除掉了。

尽管是短暂的和现前的,但是他都有这个念力有多大,大家想想佛的念力,为什么说摄取不舍呢。包括我们现在在这儿讲《观无量寿经》,西方清净海众都在关注地往这儿看,你们信不信?都是这样的,一定要有这种直通信心,我们在这听着法,都要跟极乐世界的法会同步。

所以说住想西方,安乐慈尊,就是极乐世界的这个安乐国的这个慈悲的这个本尊阿弥陀佛嘛。为什么,知情故。他马上就感应到了,佛佛道同,一感应到,影临东域,影像就临,影临东域呀,就直接不离本座,影现东方娑婆国土。

所以善导大师,你看这里讲到的说,斯乃二尊许应,就是因为这两尊佛,一个许呀,许愿的许;一个应,感应的应。你看他用的这个词多精辟,就一个字,斯乃二尊许应,就是释迦牟尼佛许。我告诉你们怎么怎么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西方,你只要怎样就能往生,这就叫许呀。西方这个弥陀佛应,就照着释迦牟尼佛说的,我全部给你兑现,就叫应。

所以这里只是,我们要知道每一尊佛,每一个国土都是周遍法界,但是随顺的众生之心,有染有净,有染土净土相互隐显,随着我们的染心、净心而来回互换。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概念,所以这里讲到的说,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西方三圣。这就是这个因地的本生因缘。

那么说到这个西方三圣,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过去是怎么样的一家人,在这个过去就不是我们这个劫数了,在过去劫中有一个世界叫做删提岚,就是那个岚就是山字下来一个风,删除的删,提着,提包的提。这个当时的劫叫做善持,善良的善,受持的持,那个劫数叫善持,这么一个劫。那么在那个劫数里面,有一个转轮圣王叫做无诤念,无诤念王。这个无诤念王他一共有一千个儿子,大家知道转轮圣王的福报是非常大的。他有一千个儿子,只有一个大臣叫做宝海。这个大臣生了一个儿子,只有一个儿子叫做宝藏。这个大臣的儿子出家成道,修成佛以后,他的佛号还叫做宝藏如来。

那么他回来就为这个转轮王说法,他的这一千个儿子,也各个的供养,供养这个宝藏如来,经历了有三个月。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呢,佛就是给他们想说一点什么呢,就先入到这个三昧里面,光中现了很多他方国土的境界,有浊恶的,有清净的,也就跟我们净土根本经里面描绘的那样现给他看。

那么这个王就问其因了,就是说为什么会有的是染的,有的是净的。这个佛就给这个转轮王说了,皆因为他们每一尊佛,有愿力度众生故,才有染有净。你看娑婆世界,这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愿力,人到一百岁的寿命的时候,没人来了,没有佛来了,都嫌太难度了。

那么这个王就说了,听了以后就说,我愿成佛,不取不净国土。就是我将来如果成佛了,我可不到那个染土去,我一定要取这个净土。他还讲到愿世界里面净妙,没有四恶道,没有男女性别,等一化生,寿命无量,宫殿庄严像第六天一样。而且还说到,闻我名者,一定要生到我的国土,除了忤逆、诽谤圣人,破坏正法的这些。你看这就跟法藏比丘的愿望有点一样。

那么这个转轮王发愿了以后呢,佛就告诉他,大王你现在呀,见到西方过百千万亿佛土,有一个叫做尊音王如来,世界严净就跟你想的一模一样,就给他说。那么在这样的国土里面,这个尊音王如来下面还有四尊佛,灭度了以后,再过恒河沙阿僧祇劫中呢,这个世界就转名为什么呢,安乐世界,就是极乐净土。这个宝藏如来给转轮王授记什么呢,汝当作佛,号无量寿如来。你看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不是光法藏比丘那一世的时候发的,生生世世相续的,他就是这个愿望,说号无量寿如来。

后来就把这个儿子也给带出来了,这个转轮王不是有一千个儿子吗,第一个叫做不眴太子,不眴就是眼睛都不眨,很精进。那么给这个太子就授记说,因为你观到六道的众生受苦恼所以你生这个大悲心,所以现在给你授记你的字名为观世音。这个无量寿佛涅槃以后,恒河沙劫,这个正法是初夜灭了,就是这一夜初分灭的时候呢,后分观世音菩萨就顶代成佛,继续又正法兴行,极乐世界。

那么就给他说,后夜分,这个世界就转为一切珍宝所成就的种种庄严。你于一念顷便成正觉,叫做普光功德山王如来。观音菩萨成佛的时候,寿命有九十六亿那由他百千万亿劫。这是观音菩萨的本生。那么这是排的老大,大太子。二太子叫做尼摩,就是摩尼宝珠倒过来的那个尼摩。那么这个佛又给他授愿了说,犹如你取大千世界,就当你的名号叫做大势至,又给他授记了。说这个次第,普光功德山王佛灭度以后,你当成道。号叫什么,善住珍宝山王佛。这是大势至将来成佛的佛的功德号。

这些都在《悲华经》里面讲过,这就是西方三圣过去的宿缘。你看他们原来是一个爹的两个儿子,现在成了西方三圣了。你看他们能这么修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所以大家也要,特别是这个如是次第授了,第一千个儿子是谁呢,大家说说是谁?就是释迦牟尼佛,他当时呢就是,我释迦如是誓愿在五浊恶世成佛,度人寿百岁的众生,发了五百大愿。

这是这里讲为什么插个曲,就是因为这不是住立空中了嘛。而且这里讲到的西方三圣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你看这里讲到说现场,为什么说光明炽盛,不可具见?不可具见就是说在现场的每个人,看他的福德有多大,看他的智慧有多高,随着他相应的福德智慧而显现他心中的西方三圣的影量大小,光明这个度有多少,辐射度有多少,所以这里讲到的不可具见。

有的可能看的比较广,比较高大,有的可能就看不全,这也是因人而异,所以这不可具见,一个是光明炽盛,大家都,就是与会的大众们都看不到头,再一个就是每个人的因缘不一样。为什么呢,你看,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上次不是给大家讲过了吗,阎浮檀金是我们这个世界最好的金了,最纯的金了,那四九九九九九的黄金都不能比。但是大家要知道,就这样的阎浮檀金色,也是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说这个法,就只好给你们这个世界点儿面子。

大家知道这就是给娑婆世界面子,才把你们这的这个阎浮檀金用了一点,就地取材,做了一个比喻。为什么呢,这阎浮檀金太差,咱们这儿最好的,人家比起来太差。这个阎浮檀金就跟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不是叫饮光嘛,他因为过去世给佛贴金,感得身上老是放光,就是所有的人一到他跟前,他的光就把别人给盖下去了,所以叫饮光,就是把别人,其他也有修行人,修的比较好也有点光,到他跟前就没了。

那么这个迦叶尊者呢,他的光,这个阎浮檀光,到了他跟前就像聚墨一样,就黑咕隆咚的就成了一块墨,就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何况这个佛光呢。所以在《智度论》里边讲到说,我们这里的阎浮檀金比那个须弥山里面的金比起来,这个阎浮檀金就不显现了,就拿不出手了,看不见这是金子。这个须弥山的金跟忉利天的天人的缨络比起来,乃至夜摩天,他化自在天的时候就不显现了,也就不算数了。那么这个诸天缨络上的金呢比起声闻辟支佛菩萨的什么,看都看不到。

可是大家要想想,这里讲的是谁的金啊,是佛的光明,那叫紫金身呀。所以在佛光边,所有的一切都跟烧焦的木头柱子一样,这在经典里面比喻的,譬如焦柱。所以你看在这样的镜头中,一念加持,西方三圣就顿现呀。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说阿弥陀佛绝无虚愿,这些都是实在境界。大家想想,有时候我们在这里面一定要有现前思维,这个世界是这样的,极乐世界是那样的,我们这儿的众生是如此的,极乐世界西方三圣清净海众是这样的,整个所有的这些世界都是互融互摄呀,它是交替着的。每个人都有份,但是又随自己的心,所见自己,暂时能够显现的那份儿。

虽然暂时见这些,显现那一份,可是属于所有的那一份,他都有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心而隐显转化,这都是宇宙的法则,众生的功能,本具的东西。所以我们在这里也不要觉得说,西方三圣真的就来了,还放光有这么好吗?这是大世界转化中一个很自然的状态,你们看见广告牌子了吗?看过广告牌吧,有那个广告牌是百叶的,见过吧,就是它由这边哗、哗、哗弄一下,就是一幅图片,很可能是卖一瓶酒的说,大家闺秀五粮春,就出来了,我记得那会儿有这个。

那么再哗、哗、哗转过去,哦,说中国最美在江西,那你能说这同一个牌匾,同一个这样的百叶,它来回这样转一下就显现的不同了。所以这样的境界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但是我们的信心要跟得上,你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证明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真的,假如果愿意往生者,但凡具足信愿去往生也是真的。这两位菩萨跟阿弥陀佛说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来接,如果不来接,就不取正觉,也是真的。

大家就要体谅领情阿弥陀佛建立极乐世界的悲心,你看为什么在这里显现,大家要想,为什么在这里显现呢?你看我们现在,这也至少现在,此时此刻算个道场,那建的庙,寺院,修行场所那也算道场。说白了,那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暂时的极乐世界接引站,那么极乐世界就等于说阿弥陀佛在整个大法界里面建了一个庙,到那儿修就修得快。这个庙极其清净,其实说白了就这么简单。

一切众生只要你进庙修行,出来的时候就能够度化众生,你看我们现在有时候不是进庙受了个皈依,听了一堂法出来,就恨不得跟所有的人就讲上了,一样的道理,所以这也叫做,这就是往生的功德。下面我们再来看,你看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我们再要讲一下,为什么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侍立左右,不约而同都是一个立,没有坐!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这里不坐着?为什么?

这里有密义,就是因为要往生的人太多,要摄受的人更多,根本都容不得你有一丝一毫坐下来歇口气,你看所有的释迦牟尼佛、药师如来,除非到三圣殿里面配的时候,阿弥陀佛是坐着的,所有的接引像都是站着的,胳膊还比一般的佛长,你们回去看看。这只手拿着这个莲台,这只手连下来,连了老长啊,都比一般的佛长,为什么呢?就是表他的接引啊,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娑婆苦呀,这个杂恶同居,八苦相烧、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界的火坑呀。他是随时准备着赶紧来接,赶紧来引,所以这里讲到的,举手投足都在救迷,都在救这个被业力牢牢捆绑住的众生,所以说这里是站着的,随时随地都有人可能往生,不但此土,他方国土更多啊,所以这里就表的是一个接引法、救度法。

我记得我曾经在一个道场里面看过这么一副对联,叫做我念弥陀归心似箭,弥陀念我望穿秋水,我后来我还常记得,我一定将来写一个对联,这边是归心似箭,那边是望穿秋水,前面都不用说,就表这个法,你看这个就真把《圆通章》里面子若忆母,如母忆子,母子历生,不相违远,问题是佛在这里,一个归心似箭,一个望穿秋水,望穿秋水的这个功德,在法藏菩萨在成佛的那一刹那,极乐世界建成的时候,就永远锁定在这一状态了。

现在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我们是否归心似箭能够具足呢?由这个法层面来讲的话,能不能往生真的就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因为佛已经畅开了,就这样儿,你就来吧。十六妙观,全是让我们自己往那儿归,往那儿这个,把这个心往那儿归了,你看都是在心上作观。所以说我们只要信愿与弥陀相应,抓住这个契合点的话,立马就完成了接引工作,这个佛不坐着就是生怕错过众生。

再如果往广一点理解呢,大家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理解这个接引,一般我们都说接引这个概念,肯定是临终的时候,好像这儿也热,头上也热,最后这儿才冷的,走的身体柔软,一定是被接走了。这都是常规,一个人的净业成就的时候体现的形式,大家不要忘了,实际的接引工作,早就开始策划,开始筹码了。什么叫做接呢?接就是离开本位,奔你而来。什么叫做引呢?始终前行,一路指导,就怕你走偏了。

所以如此的来讲的话,大家要知道,我们的净业成熟的时候才是弥陀度我成功之际。但是你不要忘了,他的这个接引之手,老早就伸到娑婆已经面面俱到的深入民间了,为什么我们说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而且他的左膀右臂大势至菩萨是什么样?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他就做这个工作。而且观音菩萨是干什么的,寻声救苦呀,先就让你跟极乐世界结缘,他将来在那儿要顶代成佛的呀。他在极乐世界地位,就跟弥勒佛在我们娑婆世界的地位一模一样,大家想想。

所以这种接引工作早已经深入的,甚至在他方国土里面,大家读过《药师经》吗,你看《药师经》里面说,修药师法门的,最终临终的时候没办法了,药师国土去不了,往生极乐世界平常业力又不够,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要八大菩萨,在前面引导他,往生极乐世界。你看,他都把接引的工作,都伸到人家东方琉璃国土那儿了。所以从这点上,我们才要知道为什么这里是站着,就是因为接引。

而且这种接引我们就像打个比方,我们住房子的时候,最后交了款,拿了钥匙,这个房子好像才圆满了,你买到了。实际上谁不知道从预付开始就早就开始筹备上这房子了,就属于你的嘛,一样的道理。很多时候就是这个视野高低而已,心量大小而已,他的动作是一模一样的,世界的隐显,我们这儿的广告牌,一样的道理。这种现象在法界存在,他可能在一个小点上存在,也可能在一个大幅度上存在,但是道理是一模一样的,大家要如是理解如是信。所以说,我们学佛实际上就是一件相随相伴的接引事件,这是暗中接引,直到我们今生往生的时候这个才水落石出了,所以他们就没有一刻的消停,只有站着的份儿,没工夫坐。这是讲到的住立空中,侍立左右。

我们再来看,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你看这是,这里又开始韦提希出面了,大家看先开始是接足作礼,这我们常说的,头面接足礼嘛,就是用自己最尊贵的头和这个双手捧着这个世尊的两足尊,这是一个头面接足礼。这是最虔诚的一种礼拜,先行这个礼后,就对释迦牟尼佛说了,世尊我今因佛力故。你看她明白,不是自己的力量才能见,不是自己的功夫,自己怎么能见到西方三圣的圆满身相呢,而是什么呢,而是全凭佛力的加持。

大家对这个佛力加持,你有没有感同身受?有没有受过佛力加持?你有没有由于佛力加持而见了一个你有时候可能不太有机会见到的人。大家发现了没有,还是步调一致,韦提希由于世尊的,释迦牟尼佛的佛力加持她见了阿弥陀佛,我们可能比如说去五台山,由于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加持你就可能见了个谁谁谁。

去了普陀山,小孩平时追星追的不知道有多少,突然间就见了一个某某明星,当然我们不是在这儿说,好像崇拜明星,或者什么这些大人物,但是问题是你发现了没有,这就叫佛力加持,就是平时我们可能不在一个圈,但是我现在见到了,这个见的因缘怎么启动的,佛力加持。你到名山,四大名山去,就是这样子。那我回普陀山,见的多了,这儿不能说。见的多了,这就是佛力加持。我们不是说,这个盲目的崇拜明星了,但是就这个事儿,表这个法,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啊,所以大家要从这里着手。

而且这里韦提希你看,可能说她自己已经见到了无量寿佛及二菩萨,那么她起观的话就容易的多,但是她这里开始,你看未来众生她就知道说苦恼更大,怎么才能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啊?由这点你看我们就讲到,你看我今因佛力故,未来众生,当云何观,为什么人家韦提希,也不是说佛力加持,她自己也争气,这确实是大乘种性,自己用清净的出离心感的现见,而且还用自己的菩提心,立刻想到未来众生怎么见。这就是菩萨心地,自己还见了就不是说满足了,赶紧想想未来众生怎么见,就开始问释迦牟尼佛。

下面这一段开始就进入到这个,观想阶段了,你看这里讲: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这句话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开始起观法了,你看这里又有两个词我们要注意一下,一个是想,一个是念,为什么叫当起想念呢?就是让你,每一个凡夫在这个第六意识,这个观法上因为我们的想,这是凡夫的本能作用,对一切外境,取种种相,做种种想,这是一个凡夫本具的功能。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那么就是取极乐世界殊胜的净业种子所感之相,而做极乐世界殊胜果报之想,就凡心而显圣境,所以叫做当起想。那么什么叫做当起念呢?那我们也知道每一个凡夫有念,这也是凡夫心识的一个常态,我们这儿的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罪嘛。那么这里就是在这个起念中,依这个殊胜想而动这个积功累德的之念,所以叫做当起想念。

那具体怎么个想念法呢,我们来往下看,下面这一大段,就是形容的,你看: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这是开始起动了,又是开始观这个莲花。当然我们要知道,这个莲花不是观西方三圣宝池里的莲花,而是说这个华座是依于地而起的,所以这里讲到的说,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不是在水里的,这个不要搞错了,这个很重要。

那么这里讲到说,所有的这个下面,这个境界就非同娑婆世界的情景了,相对而言就殊胜至极了。你看凡未来见此真实境的,所以这里就要讲的说,就是我们都没有曾经见过啊,未来才能见啊,所以令,你看这里,这个皆令得见,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都是用这个令。这个令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主动、刻意的意思,让你的第六意识作这个想,就把你的狭小、灰暗、自私的这种第六意识,让它开始发挥,扩展,用什么呢,就用这个极乐世界的外境。所以大家你看,开始看,一一叶上,这个一一叶就指的一个莲花瓣啊,大家知道一个莲花瓣上,就每一个花瓣都有百宝的妙色,这个每一个花瓣的百宝妙色,又有八万四千的这个脉络,八万四千脉络,就表明这个净土法门,犹如同时修八万四千法门,也能除八万四千烦恼。那么当这个殊胜的情形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像天然的彩画一样。

大家想想,这里犹如天画,不是说天上的画,就是天然的彩画,就是不像,没有一点特意的。我们不知道,听到这些大家什么感觉,我们这里见到的莲花,不是都是素色的嘛,就这么点,去西湖了,曲院风荷呢,就是西湖八景还是十景之一,就这么点,风刮一下,有时候咔的就断了一个瓣就没了,而且就一个颜色,这里你看人家的莲花上,都有八万四千脉发光,还有天画一样的。大家想想,发挥你的第六意识的这个扩展功能。

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就是让你不用眼看的清楚,不是要用肉眼,是用心眼了了分明。再进一步观,你看这个莲叶中,莲花中叶子比较小的,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这是小的,小的这个,大家看到这个华叶小的这个莲花,有多长呢,就是这个直径有多少呢?二百五十由旬是多少?就按四十里最小的算,就有一万里,你想想,一个莲花有一万里,那么阿弥陀佛的身形,就是底座就有一万里,阿弥陀佛身形有多大?我们现在想想,想着想着,脑子就疼起来了。会的,你想想,脑子马上就疼起来了,为什么?就是到不了嘛。所以这样的莲花,上面如是莲花具有八万四千叶,又有这么多的花瓣,千叶宝莲,这是万叶。

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你看这里讲到的是摩尼珠王,又是一个以为映饰,大家想想,摩尼珠王是什么呢,一切的摩尼珠都代表表法的,那么这个摩尼珠王就表的是什么,首楞严大定,大佛顶首楞严、心地法门,这是最究竟圆满的如来密因,这里以为映饰,还是印证行者就是在这个莲花上的,佛啊。将来坐的是谁啊,佛啊。所以华座这里,就用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不是一般的摩尼珠了,表这个最为殊胜。

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这里又讲到了释迦毗楞伽宝,上次给大家讲到了。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交饰。大家看到这就是上面的这个装修啊,这个甄叔迦宝是叫做赤色宝,是在这个西域也曾经有过,这个它开的花,是赤色的,形状大致跟人的手一样,非常的漂亮,珍稀特别难得。梵摩尼宝就是我们常说的,晶莹剔透的如意宝,这里讲到的还有妙真珠网等等这些。

下面于其台上,这里又往上抬了,于其台上,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这就又来自一个比喻,幢上的宝幔如夜摩天宫。大家知道夜摩天宫在哪里吗?在哪里?夜摩天宫在我们欲界的第三层天,夜摩天是梵语,在我们这里翻译成时分,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一层天,夜摩天日月是照不上去的,那么他们那儿昼夜是怎么算呢,就是这个夜摩天的天人,身上自然有天光而分这个昼夜,所以这里讲到说,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就是自然的光,不是照射的光。

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大家想想,金色还有八万四千种样,光金色啊,不是银色、铜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大家想想,于十方面,就是什么呢,于十方国土去随意变现,施作佛事。你看这就说明,极乐世界一切的庄严,于十方三世一切国土贯彻无碍,施作佛事。

那就说明我们一到极乐世界,往生了以后呢,很可能你就有了功德,积攒够了以后,就可以到他方国土,现八相成道去作佛,去宣说六波罗蜜法门,这都可以。施作佛事,施波罗蜜等等,这里讲到的,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那么这些我讲的,就不需要一一去细掰的讲了,我们在读,或者受用的时候你就照着这个去念,起念。

你看这里讲到的说,从这个如是莲华开始,有八万四千叶,如果大家觉得八万四千太多了,一下子囫囵吞地观不起来,那么你数,你可以排兵布阵,你比如说,这个八万四千叶,你就一圈一圈的,一圈是一千,那么八万就是八十圈,一千再分成两个五百,一个五百里边又有一百,又有五个一百,就一样一样的把这莲花这样不断的编织,这样的话,就能够容易面面俱到了。

所以这一段经文呢,如实让我们作观呢,就是反映了这个西方三圣所依的华座的情形,这是真实的世界。大家在有见到极乐世界变现图,有的你看故宫里边有一部特别有名的一幅极乐世界变现图。那都已经是工笔画,画的已经非常的好了,但是其实也就是这么一幅画。那我们看一下敦煌的那个洞里边,有一些壁画。确实也是他们有一个技术,就是你看上去,不是说这个平面画,他画的那个极乐世界经变图,确实就有立体的,有远处的这个天人,飞的,有近处的这个八功德水里边涌出莲花,有往生者的,他那个立体层次感非常强。

那我们看这个时候都欢喜,何况你想想这里描绘的这样呢,所以我们常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法富贵,大家看看,这就是佛法的这个宇宙、国土富贵,美不胜收啊,这样的庄严。但是呢,大家也不要觉得说,这是好像这大概是太富有了,怎么增长我们的这个贪著心,这么奢侈,到处都是宝贝。那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从就是这个法藏比丘从这个因地心,修解脱法,次第庄严而得的果报,所以这种富贵,他不是凡夫心的贪著执取显现来的啊,我们执取,你越取越没有啊,越贪越没有啊。

人家是因地的清净修行,发的清净愿,用菩提心激发所得的现量境界,所以这里后面讲到的说,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你看来这么一句,一语就说破,这种殊胜的情形,这种坐华座的人,招感来的。所以这里讲到的说这样的殊胜,所以我们在起观的时候,就是利用这个极乐世界的庄严,对我们的凡夫心量产生巨大的开发作用。特别是你看,从这一观开始,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微细,这光也越来越多,叶也越来越多,宝也越来越多,楼也越来越多,不断的多了,这就是让你不断地丰满自己的心地中的本有的清静国土的庄严,庄严自己。不要以为说庄严国土,这是庄严自己啊。

那我们想想,本具的这个心性光明,我们也有,佛也有,怎么人家已经开发、凸显了,我们现在还是这个样子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看,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你看修这个观的时候,不要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大家想,我们现在看这个世界,是不是好像照镜子一样,你照个镜子,还觉得说这个照的镜子质量好,那其实跟现在现实世界没有走样,镜子不好的,有那哈哈镜,一照就走样了,所以说如于镜中,自见面像,就是已经完全跟极乐世界吻合了,步调一致了,描绘清楚了。那么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个如果这样: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到这里就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他就没有给你定数说,是在命终之后吗,有可能在命终之前。

这才进入到第七观啊,正报还没有观呢,就如此殊胜的功德,为什么说十六妙观?大家想想,这样的这种佛的果地觉的这个正受净土,那么我们用凡夫心去不断地去观的时候,那就等于说我们现前临摹佛陀的净土,就我们去临摹佛的境界,那你临摹的久而久之,临摹嘛,临摹就是照着那个一笔一笔地画,画成了以后,虽然你是临摹的,你拿起来跟这个一模一样,所以这里在法文里面常讲到的印坏文成,不断地临摹,不断地临摹,最后这个天画就画成了。所以这是今天讲到的第七观,还是说: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我们回去呢,好好地把第七观,第七观其实非常重要,因为第七观是给第八观做铺垫。第八观开始就要观正报,第八观里边还有这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这一个核心眼目,就在第八观上开始讲了。

当然今天时间关系,我们就到此为止,下一周我们继续,请大家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