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与《维摩诘经》的会通

《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净名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净名经》是《维摩诘经》的另一个名字,是以维摩诘居士示疾展开的一部经典。

其第一品就是佛国品,是当时佛对与会的五百童子之一宝积菩萨所说的法。宝积菩萨问佛,一个菩萨怎么修净土,释迦牟尼佛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你想要获得、庄严一个净土,你的心就应该要清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切净土是由清净心里面流现出来的。

据说当时佛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的时候,舍利弗尊者还有一个疑问。他就用这句话来推理:既然“随其心净,则佛土净”,那清净心就应该住在净土。我们没有住在净土是由于我们心不清净,可以理解,那佛为什么也住在这个秽土呢?

他这一念心出来还没有表达为语言时,螺髻天王(也是菩萨示现)正在这个法会上,就告诉舍利弗:你不要去怀疑,你不要以为佛自证的境界跟你一样,佛的境界跟你不一样!

为了证明这一点,当时释迦牟尼佛足指按地,当下就是七宝为地清净的净土。舍利弗就明白了:佛确实是住在净土,我们这些弟子还真的就是在秽土。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换句话来说,我们心秽则佛土秽,所以我们处在五浊恶世这么一个秽浊的刹土,说明我们每一个众生的心都不清净。有人说自己的心很清净了,你很清净了怎么会投生在这个世间呢?依报随着正报转啊!一定是这个道理。

过去古代的大德去参学,他都不需要更多的接触,他只要看看一个丛林外边的环境,就知道这个丛林里住的比丘修行怎么样。因为环境都是住的人心里变现出来的,跟人有关系。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维摩诘经》里面所表达的,那净土法门真的也是在表达这个原理。

我们一心信愿称名,只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净业感召的净土),虽然可能烦恼没有断尽,但是一到那里,我们的贪、瞋、痴就不会现前了,人我是非就不会有了。“我执”破了,没有“我”和“我所”的概念。

有人总是说,哎呀,西方极乐世界,我不敢去呀。为什么?我有贪心哪,一看西方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我一天到晚地捡黄金都捡不过来。

但其实如果真能往生到极乐净土,你就不会有“我所有”的观念了,你没有这个贪心啊。当黄金都像我们地面的鹅卵石一样多的话,你怎么还会捡一个鹅卵石放在保险柜里面,还天天守着它呢?

唯有一种东西是稀有金属你才觉得珍贵,那都已经是很多了,你去珍贵它干嘛?再说也没有这种贪心啊!

为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住的宫殿没有门牌号码?在那里不需要门牌号码,什么街、什么巷、哪栋楼、叫什么名字,统统没有。虽然如此,你想找你的宫殿却也知道在哪里,只是不会有“这是‘我’的家”的感觉,不会有这种感觉。

我们世间人总是“我”字当头,好不容易买了个房子,就想“这是我的家!”其实,这哪是你的什么东西?只能说这是你暂时住几年或者住几十年的一个地方而已!

在西方极乐世界,“我”“我所”“我所有”这些观念都没有了,这就自在了。

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总是觉得:你如果还有烦恼、有分别心,西方极乐世界你是很难去的;去了之后,极乐世界都被你搞乱了。

听过去是好像像那么回事,但其实他还是站在自己业力这个层面去考虑的,还没站在阿弥陀佛愿力的角度去考虑。

一般来说我们到哪去,肯定带着我们的烦恼,会把那个地方污染,但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让我们污染的心不起现行,让我们的清净的善根得以增上,就不会存在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会将那里搞乱的事情了。不是说一个人在这里是江洋大盗,到那里也要搞一个黑社会,没有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