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十万众俱;及诸菩萨八万四千,皆不退转无所从生,逮得权慧神通无极,随时而化救济三界,其名曰:文殊师利、光世音、大势至诸菩萨等咸来云集。七十二亿诸天子俱,皆志大乘;四天王、帝释、梵天王,各与四万二千诸释梵俱,悉慕大道;四方阿须伦王,难头和难龙王、和伦龙王、娑竭龙王、摩那私龙王、持地龙王、阿耨达龙王、山积龙王、降魔龙王、上月龙王,如是龙王,各从其民六万二千;金比鬼神、旷野鬼神、妙毛鬼神、普等鬼神、善普鬼神、善财鬼神、普像鬼神、无诤鬼神,是诸鬼王,各与等类百千众俱来诣佛所。皆各稽首,以次就位,悉都专精志愿经道、饥虚于法,身口意并加敬归佛,靖心而听。
尔时国王、太子、大臣、百官、长者、居士、民众大小、天龙鬼王,咸共供养,随其所安。时佛明旦着衣持钵与大众俱,天龙鬼王侍从左右上虚空中,四种莲华纷纷如雨,百千伎乐不鼓自鸣,皆作释梵雅颂八声,诣阿阇贳就王之请。佛显神足光照十方,七宝莲华随迹处生。有化菩萨皆坐其上,光像分明不可称纪,绕城七匝而叹颂曰:
「其导师至神, 所愍哀无量,
方便护众生, 消病愈诸疮。
能仁无所着, 心寂善调和,
彼吼护世明, 今日欲入城。
其意已解脱, 度生老病死,
诸天众集会, 各怀欣乐志,
其心甚坚强, 降魔并官属,
释师子至圣, 尊导已来到。
坏世众不消, 至真音难致,
甚勐能制御, 行道亿千劫。
意抱大慈愍, 普护于一切,
今日真正觉, 当入王舍城。
本所行布施, 难量无涯底,
衣食众宝乘, 无复有计限。
惠所爱男女, 妻室及国界,
今彼释师子, 欲入国王宫。
宿世施手足, 头目及耳鼻,
普惠无所逆, 不贪悋重珍,
总摄众功勳, 施一切所有,
尊人以是故, 得入一切智。
常以勤修学, 布施至戒慧,
护戒无缺漏, 故曰真丈夫。
逮戒照忍辱, 持功勳无量,
彼寂然心定, 今日当入城。
于百千亿劫, 行精进解脱,
哀伤众生故, 心未曾懈倦,
一心不可捡, 已度于彼岸,
音声越梵天, 今日欲入城。
其圣明道慧, 无限不可量,
不可得边涯, 假喻如虚空。
人中宝如是, 智德不可尽,
缘从达众行, 严净至尊惠。
因坐佛树下, 降魔及官属,
逮无退道明, 永安无忧慼。
道圣转法轮, 所度不可极,
今日释师子, 欲入王舍城。
若有发道意, 我当得成佛,
处世逮究竟, 诸相三十二。
常兴意无量, 至诚发道心,
辄归于最胜, 供养人中圣。
欲断淫怒痴, 消众尘劳秽,
志降伏一切, 无益瑕疵难,
便宜速行诣, 释师子圣尊,
奉贡众好养, 恪心不可限。
若欲生天上, 天帝释梵王,
百千亿诸天, 所知见宗仰,
常遭值安乐, 在天不失时,
当诣释师子, 所宣辞至真。
其欲慕圣帝, 王于四方城,
自然致七宝, 令我逮尊贵,
千子诸德具, 殊桀甚勇勐,
常勤奉事归, 至真大尊人。
若好尊者位, 长者积财宝,
其生业广大, 常游得自在,
眷属悉豪贵, 端正颜殊好,
当诣释师子, 名好物供尊。
其有已解脱, 方应求度者,
咸当谛听受, 大圣说寂寞,
以闻甘露句, 寂然无忧患,
人中之尊导, 音声甚难值。」
于时王舍城中无央数众,闻此叹颂劝训之音,莫不欣悦皆发道心,各齎众华诸杂妙香,幢幡宝盖伎乐百千,出城迎佛,稽首足下退从佛后。世尊入城足蹈门阃,地则寻时六反震动,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妇女珠环相[改-己+亭]作声,天雨华香其下纷纷,盲视聋听、痖言跛行、病愈狂正、拘躄得伸,诸被毒螫毒螫不行,裸者得衣贫者得财,飞鸟走兽相和悲鸣。当尔之时,众生慈心无淫怒痴,灭除贡高猜恚恨疑,和悦相向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身如子,各各欣喜而叹颂曰:
「人中之上如月盛满,
为正导师丈夫师子。
世尊入城利益众生,
普安一切盲聋视听,
饥饱寒温乱者得定,
贫者得富狂邪得正。
诸天在上散雨华香,
作众伎乐以为供养。
众生慈心无三毒名,
下心悦意除憍慢情,
如父如母如弟如兄,
如身如子心同意并。
世尊法泽等润十方,
天人群类解无希望,
功勳如是所现难量,
十方威德班宣三藏。」
于时城中,有贵姓子名弃恶,遥覩世尊行步正齐,容仪端正威神光曜,诸根寂定恬澹玄默,和雅其性如水澄渟,中表清净犹勐师子兽中之王,如日初出照于朝阳,譬月盛满众星中明,佛在大众巍巍堂堂,相好昞着汪汪洋洋,心怀欣悦敬进迎佛,稽首足下右绕三匝,叉手自归长跪白佛:「愿闻菩萨为行几法,疾逮正真为最正觉,从心辄成严净佛国?唯垂愍哀分别具说。」
佛言:「善哉!弃恶菩萨!乃问如来严净之德,是诸菩萨众行殊特。谛听!谛受!善思仪则。」
弃恶菩萨一切众会,莫不喜踊一心恭肃,皆前礼佛受教而听。
佛言:「菩萨有一法行,疾成正真为最正觉,从心辄成严净佛国。何谓为一?心常哀愍济度众生,兴发至真仁和道心。何谓至真仁和道心?曰,以发道心不行诸法。何所不行?曰,不行三垢家业诸利,志存出家不猗众养,从心本愿常崇斯法。何谓出家所崇法行?曰,修正真行奉一切法。何谓正真一切之法?曰,分别晓了阴种诸入。何谓阴种?何所晓了?曰,有为无为法皆是五阴,解阴如幻所着,名为知阴本空,是谓晓了幻法本寂。从对而有剖判,本末不见,有二不见,无念亦无望想,此乃专修奉行出家,成菩萨行不舍众生。所以者何?能自调已畅达诸法,尔乃习辩为诸法众生,不得众生亦无诸法。」
佛言:「族姓子!是为菩萨一法之行,疾逮正真为最正觉,从心辄成严净佛国。」
弃恶菩萨闻佛所说欣悦踊跃,即便逮得不起法忍,身昇虚空去地七仞。彼时众中覩斯变化,有二千人发无上正真道意,万四千天人远尘离垢诸法眼净。
时佛因笑,无数光色从其口出,照于十方无量世界,还绕佛三匝从顶上入。贤者阿难即从坐起,偏袒右肩长跪叉手,以偈赞佛:
「游于诸法度无极, 最胜至真导以力,
皆了众生化上智, 唯愿宣现是笑义。
十力已达往过世, 愍哀亦畅将来业,
悉明现在十方事, 今用何故显笑意?
解于众生之所行, 今如师子覩诸心,
其智慧明无等侣, 唯宣众人调法御。
诸天亿姟普来集, 咸共叉手礼至圣,
愿演第一妙光音, 无数众会观法器。
「其慧度无极, 世俗无畴匹,
皆知一切人, 善恶行所趣。
至仁今所笑, 愿为分别义,
当决众疑网, 普宣最尊法。
今诸会大众, 巨亿百千载,
以法故云集, 诸比丘默然。
加敬修供养, 百千伎乐音,
奉行靖心听, 唯愿决众疑。」
佛告阿难:「汝乃见此弃恶菩萨住空中不?」
对曰:「已见。」
佛言:「阿难!是弃恶菩萨,却后六百二十万劫当成为佛,号曰寂化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世界名安隐,劫名离音。其国比如阿閦如来妙乐世界,功勳严净等无有异。」
佛叹是已,乃便诣王阿阇世宫,王及夫人、太子、百官,华香伎乐欢喜迎佛,稽首足下退在佛后。佛入就座,菩萨圣众,各以次第坐如常位。王覩坐定寂靖无声,与后、太子手自斟酌百种供饍;食皆饱讫,行澡水毕,兼施琦宝好衣贡佛,别取小床在佛前坐,专心叉手听受道教,欲化中宫及来会者。
尔时王阿阇世,长跪白佛:「唯然!世尊!瞋恨厌嫉从何所生?其愚无明从何所来?慧何所灭?」
佛告王曰:「从其吾我生瞋恨厌嫉,住于自大则生其愚,不别正谛是曰无明;见正从谛斯则为慧,慧除众恶如明消冥,见正从谛亦复如是。」
王重启曰:「见正从谛,愿分别之。」
佛言大王:「法本空无从意生形,解意无处则无去来,了一切空是为见正,见正不转则曰从谛,具解如是乃曰为了。」
王闻佛言应心说法,欣然大悦善心生焉,即便叹曰:「善哉!世尊!至未曾有,斯则如来之善言教,假令我身中寿终者,心不疑乱必能奉之。」
佛从座起与诸大众,即皆俱还于灵鹫山,勅诸直使布设众座,请诸会人皆令就坐。
时舍利弗,承佛圣旨即从坐起,偏袒右臂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向城中弃恶菩萨,所问微妙严净佛土,世尊即答粗举义要,弃恶寻便受佛记拜,闻者解释各获果证,意不达者咸用瞢瞢。唯愿世尊,加哀重说具敷演之,令诸菩萨坚固其行,住于正道而不动转,成一切智降魔官属,摄诸异学灭诸尘劳,劝化邪业使入正道,舍小乘地转不退轮,具悉至愿利益众生,蒙严净力致无限明,未度者度、未成者成。今现众会族姓子女,虚心乐闻唯重散说,愿令法泽润及后世,加哀慈念当为众会。」
尔时世尊心念:「是法微妙殊特,乃是菩萨大士之业,今当班宣不宜小会,宁可现瑞感十方世界。」即如所念,便放其身毛孔之光,普照十方恒沙世界。十方诸佛各遣菩萨,神智无量微妙明达,各从菩萨百亿之众,皆现神变来入忍界,见能仁佛供侍拜谒,稽首佛足各自陈曰:「覩佛光瑞垂恩见接,凭恃四等听受法说,我本土佛而见难曰:『汝曹何为诣忍世界?忍土五逆刚强弊恶,贪嫉淫妬骂詈呪咀,心多瞋毒转相伤害,麁犷[怡-台+龙]悷侜张难化,勿至忍界自深劳秽。』我等皆复重自启曰:『力能堪任来至忍界,正使遭值众恼诸害火烧刀割,终无恨意。世尊及诸正士,乃能劳谦忍诲群生,愿乐礼侍谘受深经。』我本土佛乃见遣听,重复勅曰:『往,族姓子!从意顺时,牢自持心慎勿懈疑,如我本土百千劫行,不如忍世精进一旦。』是故,世尊!历恒沙界不以为远,愿闻世尊说严净经,及诸正士论讲要言。」
于是弥勒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臂,长跪叉手前诣佛所,以偈叹曰:
「无量威德闻十方, 光照上下恒沙界,
一切众生无能称, 人中圣慧不可议。
十方世界恒沙国, 菩萨大众为法会,
用乐道法亦恪住, 唯人中尊宣法训。
世尊名称遍十方, 禁戒三昧智慧然,
仪好无动如师子, 犹若日光曜虚空。
诸天龙王及鬼神, 其比丘众比丘尼,
清信士女叉手住, 愍哀安住唯宣法。
以知过去及当来, 分别晓了今现在,
为众生本所应度, 以律开化决狐疑。
云何菩萨造立行, 国土严净光所照?
何因具足众大愿? 唯人中上宣此意。
何缘此等无贪嫉? 何谓禁戒无所犯?
以何为众修勤行? 因群黎故行愍哀。
何从奉行无数劫, 用精进故势力上。
智慧不倦脱无为, 济度众生勤苦患,
其意清定恒一心, 行净脱门住禅思。
修无所着如莲华, 云何立行消殄欲?
从何奉行深妙业? 何因志行度世法?
何缘伏魔及兵众, 以降化之即成佛?」
于时世尊告弥勒曰:「布法高座,如来今当普为十方诸菩萨众,敷演往古性和佛国功勳严净愿行法典。」
弥勒受教,即心念言:「如来何故使我施座?不令阿难、目连等乎?」
文殊师利即知弥勒心之所念,便答弥勒:「当知如来使仁布座,说是法时,非诸声闻、缘觉之等所能受持,纯为菩萨宣是法耳。」
于时弥勒即如其像三昧正受,为佛设座高四百万里,以无数宝而挍成之,天缯綩綖而布其上,座之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佛起昇座,三千世界六反震动。
于时如来告舍利弗:「菩萨有四事法具足所愿。何谓为四?一曰、志性仁和。二曰、愍哀众生。三曰、精进不懈。四曰、一心常安,习善亲友。是为四法,具足所愿。」
佛告舍利弗:「菩萨复有一法不失所愿?何谓为一?于是开士当学追慕阿閦如来宿命本行菩萨道时,志愿出家乐沙门行,世世所生不违本誓,乃能进至得如来号无所从生,是则菩萨第一之利用,舍家故得致十德:一者、无有贪欲放逸之态。二者、常好闲居不习愦閙。三者、常奉佛行舍远小节。四者、弃捐痴冥无益之法。五者、不慕妻子家居恩爱。六者、释置恶趣非法之患。七者、摄取安乐天上善处。八者、未曾违失宿命本德。九者、诸天爱敬常恋侍卫。十者、诸龙神王常拥护之。是为十德。若有菩萨不舍大乘、慕度众生,常当追乐出家之业,是为一法不失所愿,随志所好致何佛土,如意辄成严净佛国,是则菩萨第一善利。」
佛告舍利弗:「菩萨复有二事法,不舍所愿。何谓为二?一曰、不乐小乘不学其行,不与从事,愿开度之,不说其法用教化人。二曰、常以无上正真之道,劝进众生令成佛法。是为二法。勤心正真等诲不倦,则便逮受十功德福处。何谓为十?一者、摄取佛土无小乘学。二者、纯诸菩萨圣众来会。三者、诸佛世尊常念护之。四者、十方诸佛所见叹誉,称其功德面为说法。五者、发微妙心常修正真。六者、不愿天帝释梵王,心常精勤志存正道。七者、若生人间作转轮王,主四天下以道教导。八者、所生之处不违道业,常见诸佛无上正真。九者、诸天人民所见爱敬。十者、受不可计无量功德。是为十处。所以者何?设能化度一佛国众生之类,皆令致得无着果证,不如菩萨弹指之顷,劝化一人发无上正真,何况十处功德妙深,随意所欲在取何国,如愿辄成严净之德。是为二法不违本愿。」
佛告舍利弗:「菩萨复有三法不失所愿,能具功德严净佛土。何谓为三?一曰、尊乐闲居心习靖寂。二曰、常以殷勤谨护禁戒未曾阙漏。三曰、常惠法施无衣食望。是为三法坚护禁戒行菩萨禁。因此辄逮十无畏:一者、能护戒行入于城邑,若至聚落心无所难。二者、若在众会说法勇勐。三者、入众中饭食不恐。四者、在家讲颂心无所惧。五者、若入精舍亦无所畏。六者、居在圣众不怀怯弱。七者、言谈说事不以恐惧。八者、往奉师父及诸和上,恭恪不慢无畏所犯。九者、若有所说常抱慈心,心不畏恶。十者、若受衣食床卧医药亦无所难。是为十。又加十事乃具严净。何谓为十?一者、不畏恶业。二者、不贪亲族。三者、不求名称。四者、不慕家种。五者、不姤种姓。六者、常知止足。七者、衣食床卧病瘦医药而知节限。八者、虽在家居叹说道法。九者、诸天往造稽首礼侍。十者、未曾思念非宜之想,心常念佛欣然专精,无衣食意。是乃具足严净佛土。又复十事受德名称。何谓为十?一曰、弃舍众会不慕因缘。二曰、常习燕处不思城邑。三曰、心存禅思无有邪念。四曰、不志多事愦閙之中。五曰、心常念佛无他之思。六曰、不舍身安而为危害。七曰、净修梵行未曾中碍。八曰、以少事故得三昧定。九曰、闻所说义要妙章句,识念不失。十曰、如所听经解义归趣,能为人说。是为十法。」
佛告舍利弗:「复有四法不失所愿。何谓为四?一曰、菩萨所作言行相应。二曰、弃捐自大。三曰、舍于贪嫉。四曰、见他人安代之悦豫。是为四。又有四事至诚谛教。何谓为四?一曰、所生之处口常清净气优钵香。二曰、言辞辩慧无所阙漏。三曰、诸天世人皆保信之。四曰、不失好声必获佛音。是为四。复有四法所修训诲。何谓为四?一曰、不生三趣无憎恶者。二曰、所学不慕九十六种所见迷惑。三曰、怨家恶友不得其便。四曰、天上世间咸共归礼。是为四。复有四法流布训诲。何谓为四?一曰、不舍布施之心,穀米踊贵因时惠施。二曰、不慕世荣所有财业。三曰、往奉自归禁戒之士。四曰、若有布施不怀贪嫉。是为四。复有四法,可悦他人心知止足。何谓为四?一曰、是众生等是为我所,吾当安之。二曰、斯等贪财依怙身力以为无双,菩萨加哀施以所安,当计财业非是我侣,常畏五分侵夺无期。三曰、若多财宝妻子炽盛眷属丰饶,不以信乐不恋国土,何况他人望于众生。四曰、志未曾求非业钱财行在诸俗。是为四法。菩萨行是,不失所愿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复有五法不失所愿。何谓为五?一曰、常乐经法勤求道义。二曰、知无数世所生往反。三曰、以闻经法如诸佛行成就功勳。四曰、所从听经每事问义,造立何行具足疾成。五曰、若闻经法寻能奉行。是为五法,不失所愿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复有六法不失所愿。何谓为六?一曰、好憙布施心无悭嫉,以身施与不惜寿命,不爱妻子男女眷属,心无希冀不怀望想。二曰、菩萨在家若出行学,宁失身命不犯禁戒,谨慎守护常住梵行,兴发众生以戒劝助。三曰、知身假借诸法如幻,坚住忍力逆对不起,设遭毒害刀杖加刑、恶骂呪咀愁恼之患,未曾起意而有恨心。四曰、奉行精进心无所着,深念非常如救头然,行止卧觉未曾懈废,设火烧身心不退却。五曰、专心守靖寂无他念,入无生寂伏想不起,心如灰灭形如枯朽。六曰、见正从谛灭除邪伪,晓了三界如响如幻,法无常名如水月形,愍哀一切劝诲众生。是为六法如愿辄成,具足功德严净佛国。」
佛告舍利弗:「复有七法不失所愿。何谓为七?一曰、一切所有而以布施,所可施者亦无所获。二曰、奉戒不亏不想所禁。三曰、劝于众生不起法忍。四曰、以精进行不得身心。五曰、成就禅定一心摄念。六曰、具足智慧不怀希望。七曰、常志念佛舍众希望。是为七法,所行具足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复有八法不失所愿。何谓为八?一曰、所宣不说无益之言。二曰、以布施事用为庄严。三曰、其心柔和而无麁犷。四曰、恭敬法师不怀轻慢。五曰、常行谦恪下意顺众。六曰、性行清白而无沾污。七曰、若不持戒知报应事。八曰、不自伤行不毁他人。是为八法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复有九法不失所愿。何谓为九?一曰、常护身行令不亏失。二曰、口言谨慎而无缺漏。三曰、将护其意使无邪想。四曰、弃去贪欲心无所着。五曰、刈除瞋恚心不起恨。六曰、灭愚冥业不为闇昧。七曰、常行至诚而无欺惑。八曰、行慈坚固心不移易。九曰、依善知友未曾舍远。是为九法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复有十法不失所愿。何谓为十?一曰、闻地狱苦,心怀恐惧奉修哀心。二曰、闻畜生苦,亦复怖懅兴随道哀。三曰、闻饿鬼苦,亦复畏难发起大慈。四曰、闻天上安,亦复不喜常兴大哀。五曰、闻于人间,穀米踊贵弊恶加害,而兴慈仁。六曰、心自念言:『加勤精进悉忍众苦,乃使佛土严净无量。』七曰、令无三苦众恼之患。八曰、使其佛土丰饶平贱。九曰、人民安和寿命无限。十曰、皆自然生无所名属,至成无上正真之道。是为十法所愿不失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菩萨执华诣如来时、若诣塔寺,当作是念:『愿使众生,心意软净颜貌和悦,如华软妙形色香洁,见莫不欢、爱之欣悦。愿成佛时,令我国中香树妙华周匝普遍,衣被饮食杂綵幡盖,金银珍宝皆自然生;其土人民禁戒清净,心意柔软和雅其性,逮深法忍神通无上。』
「又,舍利弗!菩萨所为先人后己,念安一切如父如母,见人得安欣然代喜;愿成佛时生我国者,皆令安和无嫉妬疑,恬然入定心无念思。
「又,舍利弗!菩萨护口未曾犯失,不可之言不加人物,语常如法非义不出;愿成佛时生我国者,言辞柔和无有不可,语声八种出口和雅。
「又,舍利弗!菩萨戒净身口意善,复劝他人使行己善,令转相教普及一切;愿成佛时生我国者,令身口意完净无漏,神通具足在所至凑。
「又,舍利弗!菩萨所游兴隆道化,常以正真开度男女,未曾讲论小乘之语;愿成佛时生我国者,不闻声闻、缘觉之行,转不退轮、逮最正觉,令纯淑行流布无极。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不嫉彼供不断他养,见人得供代之悦预;愿成佛时生我国者,无贪嫉名皆获法利。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不自称善、不说人短,不讲众僧、比丘尼阙,闻见人论有如己犯;愿成佛时生我国者,皆令清净不闻罪名。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慕求经道如渴欲饮,志存正真不好异法;愿成佛时生我国者,皆乐经道慕求正法。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常作音乐歌颂佛德,供养如来若塔形像,以是德本劝助学者;愿成佛时,百千伎乐不鼓自鸣,演八法音闻皆欣悦,开发道心悉获正真。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见众生心放逸驰骋,开视正要使不愦閙;愿成佛时生我国者,使无乱志,摄念入定以禅为食,众想寂灭皆至正觉。」
佛语舍利弗:「假使如来以劫之寿,咨嗟佛土成就功勳,不可究尽而譬喻之,今粗为汝略举之耳!若有闻是菩萨行德,思齐慕及逮志不疑,亦当成其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菩萨复有三法,疾逮正觉,不失所愿如意即得。何谓为三?一曰、所愿特尊与众不共。二曰、所行安谛而不放逸。三曰、如所闻法奉行不惓。是为三。」
舍利弗言:「善哉!至未曾有!如来善训,道品备悉,所愿成就严净佛土。」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尔所云:『如来作佛积行所致,不以饰辞巧言成道。』放逸行者,自误入冥堕四颠倒,没生死河求出难得;若有菩萨闻是经者,愿乐奉行立不放逸,必当成就如上所教。」
于是会中,八万四千菩萨即从坐起叉手自归,同发声言:「我等,世尊!愿皆奉行如佛训教,具足所愿从行得道,除去饰辞放逸之巧,备悉弘誓戒德之要,愿使一切悉行敏诲,以行自严去众秽操。」
时佛欣笑,口中五色光出照于十方,还绕身三匝从顶上入。贤者舍利弗,前白佛言:「何因缘笑?今佛既笑,必当有意。」
佛告舍利弗:「汝宁见此诸族姓子师子吼不?」
白言:「已见。世尊!」
佛言:「是族姓子于后来世,竟百千劫皆当成佛,号曰净愿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国土严净犹如西方安养之国,功勳严净等无有异,其寿命等亦无差别。」
又问云:「何其寿命等亦无差别?」
佛言:「各寿十劫。」
尔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长跪白佛言:「文殊师利童真,诸佛所叹咨嗟功德,今当久如成最正觉。」
佛言:「汝自以是问文殊师利。」
寻如佛教,前问文殊师利:「仁尊久如,当成无上正真之道逮最正觉。」
文殊师利答曰:「当作是问:『仁为志学无上正真道乎?』所以者何?假使吾身学佛道者,当作斯问。吾不求道,当何因成最正觉?」
又问:「仁不以众生求最正觉乎?」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众生不可得故。假使吾得众生处所,当为众生志求佛道。所以然者?无有吾我人寿命故,由是之故,身无志求亦无退转。」
又问:「仁不求佛慕佛法乎?」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佛法,若使众法无有,众漏无受、因缘无想,是志佛道,解了若此逮一切法。又如仁问逮立佛法;随仁意答。谁求志者?色志佛道乎?色志本净志佛道乎?其色本无志佛道乎?色自然,色悉空,色恍忽,色本净,色寂然,以此色法志求佛道成正觉乎?」
答曰:「不也!色不志道,本净自然;以空寂然,诸色法不志求道、不成正觉,法亦如是。」
文殊师利又问曰:「痛想行识及与识法,志求佛道乎?」
答曰:「不也。」
文殊师利曰:「五阴识法不成正觉。于意云何?其外五阴我人寿命,可言有处乎?」
答曰:「不也。」
文殊师利曰:「如是,我当分别,以何等法志求佛道成最正觉?」
又问文殊师利:「其阿夷怙新学菩萨,闻是教训,将无恐怖乎?所以者何?仁之名号一切导首,为众重任;而今造证,为诸菩萨颁宣诸法,不志求道不成正觉。」
文殊师利答曰:「法界不恐,本际不惧,闻佛说法无所畏难。其恐惧者则怀忧慼,无忧慼者则离尘埃,彼则解脱。其以解脱则无所着,以无所着则无复转,以无复转则不复脱,其不脱者彼无从来,以无从来亦不从去,其无从去则无所愿,其无所愿则无志求,其无志求则无退转。以无退转,若不退转便不退转,空无不转无想不愿。斯本际者佛法不转,佛法无作无有边际,佛法无着则无所倚,佛法无行亦无精进,亦无所行无有教令,其诸佛法假有号耳。又计空法无所从生、无所从来、无所从去,又计佛法不离尘劳贪怒痴垢,佛法无染尘劳之行,无有吾我寂无所念,所行无念无尽不起,平等无邪则诸佛法亦无非法。所以者何?无处所故、无可行者,是曰佛法。若有新学菩萨闻是说者,若恐怖者疾成正觉,若不恐怖不成正觉。」
又问文殊:「为谁说是?」
文殊曰:「其恐怖者乃有妄想,以有妄想,心自念言:『我身当得成最正觉。』缘是之故,便起道意志存正觉。于意云何?从来未曾有觉成空不?」
答曰:「无也。」
文殊又曰:「世尊不云,一切诸法等如虚空。」
答曰:「有是。」
文殊又曰:「道犹虚空等亦本无,虚空如道,道如虚空,空之与道则无有二,不可分别。其解斯等,则无所知亦不无慧。」
文殊师利说是语时,四千比丘漏尽意解,十二姟众得法眼净,九万六千人从古以来未发道心,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四万二千人逮得无所从生法忍。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上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复问文殊师利:「发意久如应发道心。」
文殊答曰:「止!族姓子!勿怀妄想。一切诸法皆无所生,假使有说:『我发道心,吾当行道。』堕大邪见。所以者何?今观察心都永不见,心发道意,亦复不观彼发道心者也。吾亦不见道心所存,吾由是故不发道心。」
又问:「仁者!以无所见,今何以故宣此章句?」
文殊答曰:「无所见者乃为等教,无所见趣,名是章句平等言辞。」
又问:「何故言曰趣平等乎?」
文殊答曰:「如族姓子所言等者,无若干故,其平等者彼无行法,于其平等无有譬喻,不见诸法是乃平等。若宣斯训则宣一业,若寂然业无有尘劳,不为瞋恨而说经法,不有断灭不计有常,不起不灭、不有吾我亦无所受,不举不下、不高不卑,虽有所说,无有妄想亦无思求。若族姓子!有晓此法而奉行者,乃曰平等。又有菩萨广入于法,不见若干亦复非一,乃曰平等。其平等者则无偏党,其无偏党是甚清净。」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文殊师利所说巍巍乃如是乎!发道心以来为几何耶?众会思渴,愿乐欲闻。」
佛言:「族姓子!文殊师利在深妙忍,所入深忍不逮得道,亦不得佛、复不得心,以无所得故不说之,久如发心为发道意,唯佛今当为汝解说本初发心。乃往过去七千阿僧祇江河沙劫,乃尔世时有佛号雷音响如来、至真、等正觉,乃在东方,去此七十二姟佛土,世界名曰快成,其佛土在彼颁宣道教,弟子声闻八十四亿百千姟众,诸菩萨等复倍是数。时有转轮圣王,名曰安拔,号为法王,治以文法王四天下,王有七宝。圣王尔时往诣雷音响如来所,供养尽意八万四千岁,随其所安。王心念言:『我已积功德行难量,不用斯心,宁以德本并修劝助。』复更思惟:『以德劝助,当求何劝?天帝梵王、号转轮圣王、声闻、缘觉耶?』适发是意,上虚空中演大音声:『大王!如是莫兴贱意,当发无上正真道心。』王闻是言,即时大悦。王弘慈心不转道意。所以者何?用其天人开示意之故,知我心念。时安拔王与大众俱,九十六亿姟人,往诣雷音响如来稽首足下,右绕七匝退住一面。以偈叹曰:
「『欲问殊胜法, 以奇雅答我:
「云何人在世, 而致最超异?
以普俱供养, 自归于世护,
用无所着心, 永无所劝助。
世尊察知之, 吾独寂发心,
以兴广供养, 云何劝助之?
志天帝梵王, 为四方之王,
若求于声闻, 当慕缘觉乘。」
我适发是念, 空中宣洪音:
「仁者慎莫得, 劝助下劣心,
当为一切故, 兴发微妙心,
开显大道意, 饶益于世间。」
今欲问于佛, 在诸法自由:
「云何起发心, 不失于道意?
唯说斯义趣, 何因逮是处?
如我所像人, 而发菩提心?
天中尊愿说, 宣上妙章句。」
大王且听之, 当宣以渐训:
「愍哀于众生, 乐住于法本,
如所誓志愿, 转得成所趣。
吾亦往宿世, 因发起道心,
愍哀于众生, 而兴斯誓愿。
如本所志愿, 亦若心所念,
逮无动佛道, 在世寂上圣。
大王当强志, 造立极上心,
若修诸正行, 仁亦当成佛。」
以闻是言教, 王意便欣然,
在一切普世, 颁宣师子吼:
「假使于本际, 不知生死元,
为一一人行, 如若干众生。
今发于道心, 在一切世间,
普请于众生, 令不堕贫匮。
从今日以往, 假使生欲心,
辄当欺诸佛, 现在十方圣。
若生瞋恨厌, 嫉妬及贪苦,
未曾犯不可, 至成人中尊。
常当修梵行, 弃欲舍秽恶,
当学于诸佛, 戒禁调和性。
不以斯四色, 疾成佛正觉,
用心切之故, 当行于本际。
常严净佛土, 无限不可议,
当宣传名称, 通彻于十方。
唯圣见授慧, 成佛人中上,
令其心清净, 永无众犹豫。
常修治身行, 口言亦如是,
亦当净心念, 不犯众瑕疵。
假使我成佛, 在世人中尊,
以是正真言, 地当六反动。
设我言至诚, 真正不虚诈,
由是见证明, 虚空宣伎乐。
若实不谀谄, 无贪嫉不厌,
以是诚信故, 雨清净意花。」
适宣斯言已, 至诚言无异,
十方亿万国, 则六反震动,
于上虚空中, 有巨亿音乐,
天雨杂意华, 积地四丈九。
其王以学是, 二十亿众人,
口宣柔和音, 必成佛上道,
二十亿众等, 一切建佛道,
见王发大道, 亦效学洪业。』」
佛语师子步雷音菩萨:「欲知尔时安拔王乎?」
答曰:「不及也。」
佛言:「则今文殊师利身是也!发道心已来,如七千阿僧祇江河沙劫佛土满中尘,逮无所从生法忍已,过六十四江河沙劫,于彼世等则具十住、成就十力,普备一切诸佛道地辨诸佛法,从初以来未曾一反生心而有发意也,皆以逮致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我亦不念言:『当云何成最正觉?』其二十亿人,在往古雷音响,如来所发道心者,悉已逮致无上正真之道,成最正觉已转法轮,为诸众生兴立佛事,灭度去已。悉是文殊师利之所劝发,皆悉供养勤修众行,六度无极,普以执持传宣正法。于今现在适有一佛说法未灭度耳,下方界分去是四十四江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地底,其佛号持地如来、至真、等正觉,今现在说法,与无央数诸声闻俱,其寿无限。」
佛说是往古喻时,七千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
于是师子步雷音菩萨问文殊师利:「仁者在往古佛,具一切法、如来十力,已备十地,用何等故不成正觉?」
文殊师利答曰:「不以往古过去诸佛一切诸法成最正觉。所以然者?此言得道则为不得,亦无所逮。」
又问:「云何具足佛法?」
答曰:「具本无故。」
又问:「云何具足本无?」
答曰:「备悉虚空乃具本无,晓了虚空及诸佛法本无之义,等无有二不可分别。」
又问:「云何以具一切诸法?」
答曰:「具足五阴,乃能具三界一切,普备十方诸佛之法。」
又问:「云何具足诸色?」
答曰:「仁等见色。色有常乎?若无常耶?」
答曰:「不也。」
曰:「诸法有常若无常乎?又彼五阴有增有减耶?」
答曰:「不也。」
文殊师利曰:「是故,族姓子!若于诸法不增不减,故曰具足。」
曰:「何以具足?」
答曰:「备诸法慧不所解,亦如如慧不转,尔乃不知诸妄想处,以无妄想不造具损,其不具损乃曰平等。是故,族姓子!等见诸色,尔乃等见一切诸法痛想行识,亦复如是,等无有异。」
于是师子步雷音菩萨问文殊师利:「又察仁者,逮得法忍以来久远悬绝逈邈巍巍,如是不一发心吾当得道。仁者!云何劝化众生使发道心?」
答曰:「吾不劝众生令发道心?」
又问:「何故?」
答曰:「众生不实,众生寂寞,所在颠倒,故劝化之令发道心。假使众生不处颠倒,则无有道,何所发乎?吾以是故,不劝众生使发道心,亦不化之令悉求道。所以然者?无所想者乃曰平等,其平等义,无所志求亦不退转,是故名曰无所归趣、无所从来。当观生死所谓平等,斯章句空,空无志求。又,族姓子!向者所问:『逮得法忍以来,久远悬绝逈邈巍巍,如是不一发心吾当得佛。』卿宁见心?以何等心得成佛道?」
答曰:「不也。所以者何?心者无形不可覩见,道亦复然,亦无形色复不可见。所以道者假有号耳!所曰言心及与佛道,是悉假託。」
「是故,族姓子!吾宣斯辞不一,发心吾当得佛,其无发心、无所生亦无所毁,以无所生无所毁者,乃名曰逮。」
又问:「何所是时曰约时,乃曰为时耶?」
答曰:「族姓子!所云时者,畅平等觉,所可觉者不增不损,永不起想亦无所灭,尔乃名曰随其等时,其不妄想本无本是,则名曰随等时也。若逮正见,等于平等达于诸法,都无所获则不造计,若干种品一无所念,尔乃名曰随等时也。若身证明一切诸法,诸所相者皆为法相,晓了如是故有心着;若无有相则无所倚,尔乃名曰等随时矣。」
又问:「何谓为逮?」
文殊师利答曰:「无所行也!谓名所迹故曰为逮,而于三界悉无所行,假有斯辞其得尘劳则不能逮。所以然者?意无所存、斯法无言,以是之故不可逮得。又,族姓子!无所得者乃曰为逮,其无所言则不逮法便无所住,若不得法乃曰为逮。」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善哉,善哉!世尊!唯如来说,文殊师利成佛道时,国土何类?」
佛告之曰:「汝以是语问于文殊师利。」即受佛教,问文殊师利曰:「仁成佛时国土何类?」
文殊师利答曰:「族姓子!若仁好乐佛道者,当问成佛国土何类?」
又问文殊师利:「仁者!不乐佛国土乎?」
答曰:「不也。」
又问:「何故?」
答曰:「其有所乐则为乐欲,其乐欲者则有恩爱,其恩爱者则有所受,若有所受则有苦患,其苦患者则无有护,是故吾身不成正觉。所以者何?无所得故,若不得道是故无乐。又如向者仁之所言:『国土何类说其本末?』吾不堪任自亏其身。所以者何?若有菩萨用叹己故,便自亏灭佛及国土功勳严净,面见如来无极法藏。」
时佛告曰:「文殊师利!宜用时说成己佛土功勳严净,以何志愿?如来听之。或有从仁闻说所愿诸余菩萨,缘是发意具足斯业。」
文殊师利答曰:「唯然!不敢违教。」即从坐起偏袒右臂,右膝着地,叉手白佛:「唯承圣旨,今当宣之。若族姓子及族姓女,求佛道者且共听之,闻已具得行是所愿。」应时十方各如江河沙诸佛国土六反震动。
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之本愿如佛所言。从如七千阿僧祇江河沙劫行菩萨业,不成道场、不致正觉,道眼彻视光覩十方,悉见诸佛普劝化一切众生悉成佛道,吾心坚住咸开化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而劝助之,皆是吾身之所劝化。唯然大圣!今观十方,以无罣碍清净明眼所见,诸佛皆以劝助建立无上正真之道,斯等皆办,乃吾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也。虽有是言,故尔续立不成正觉,假使所愿若具足者乃成佛耳。」
时彼众会诸菩萨等各心念言:「文殊师利前后所见,诸佛世尊为几何?」
于时佛即知诸菩萨众心之所念,告师子步雷音菩萨曰:「犹如,族姓子!有一丈夫出现于世,取是三千大千佛土,满其中尘取破碎之,一一诸尘各各碎之,各如一佛国满中诸尘。族姓子!所趣云何?岂宁有人知是尘数多少者不?」答曰:「无能知者。天中之天!」
佛言:「假使,族姓子!悉能晓了知是尘数佛国多少,不足言也。文殊师利明眼所覩十方佛土,所见过是尘数之国百倍千倍、万倍亿倍、巨亿万倍,兆载劫数不可限,无量无边,所愿如是不成正觉。正使佛国如江河沙,周匝十方满中佛树,一一树下有坐菩萨,须臾一时皆成无上正觉之道,逮最正觉,临灭度时,不须佛树道场起焉普为一切。复过十方不可计量诸佛国土,化于众生说法使度。所愿巍巍,致此佛国乃成佛道,使其国中无有声闻、缘觉之名,纯诸菩萨,灭除疲厌瞋恨之难,净修梵行周遍佛土,悉复不闻女人之名,使诸菩萨皆得化生,身被法服加趺而坐,佛国严净纯诸菩萨,炽盛巍巍除小乘法。」
于是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成佛之时,所号云何?」
佛言:「名曰普现如来、至真、等正觉。所以号曰普现者何?其佛功德普现十方无限国土,其有得见普现如来、若覩光明,皆当得前,逮成无上正真之道,于今若佛灭度之后,得闻将来普现佛名,亦当得决,然后成无上正真之道,除入灭志得道迹者。」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唯然世尊!我所誓愿得成佛时生我国者,令无饥渴饮食之想,众味馔具自然满钵在右掌,适在掌中心则发念:『不先供养十方诸佛,声闻、缘觉及诸贫匮,危厄乞匃下劣众生,先自食者则为不宜,先饱一切然后乃食。』寻如所念神通备足,在所至凑无有罣碍,行疾如所念,即到十方供养诸佛下遍众生。宝衣法服俱亦复然,先供养诸佛,次及所尊,穷贱下劣皆先使安,无有八难众苦恼患。语则可意不闻恶言,学无禁戒是非之音,无尊无卑无富无贫,其生我国皆同一伦。」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尔时彼土无名号字?」
佛言:「如本誓愿所志具足,世界名曰离尘垢心。」
复白佛言:「在于何方?」
佛言:「在于南方,去是忍界极在其边,众妙宝摩尼明珠合成佛土,十方一切未曾见闻,奇珍众宝流布遍现,未曾朽败而有减损,菩萨所作欲令其地化成众宝,如念即成在作何宝。众妙香华所欲备有,亦无日月明冥昼夜,若菩萨身光所照随意,唯华开合别昼异夜,无有寒暑老病死事,唯行菩萨便成正觉,若至他方亦无异业,天上世间悉行菩萨,临命终没皆成正觉,无有终没无中灭度。虚空之中不见伎乐悲和之音,自然而作其音,不宣爱欲之辞,恒出佛法六度无极菩萨箧藏经法之音,随意所好闻经法音,如念即解皆发正觉,见佛疑灭、闻经解达。」
于时会中有无央数诸菩萨众,同时举声謦扬大音。佛闻是号适得其宜,名曰普现无违道教:「若有众生闻普现名,乃获快利无极之庆,况生其国得见普现,值遇神化、法则其行。若有闻是所说决者,则为见佛闻经,入心藏之不忘,但逮得闻文殊师利成佛名德,巍巍乃尔何况目见。」
时佛告是诸菩萨曰:「若有得闻百千亿佛名号功称,利益众生开化度人,不如文殊师利,一一劫中化导众生永安无患,何况得遇普现如来,其庆无喻诚如所云。」
于是众会闻佛赞是诸菩萨言,应时座中诸天神王及世间人各万亿姟,俱时稽首礼文殊师利,同发声言:「今自归命普现如来。」自归适讫,便有八万四千姟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余无量人积众德本立不退转。
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今我愿是诸不可计无量佛土功勳严净目之所覩,由从所愿瑞应处所,皆使合并成一佛土,不计声闻、缘觉,严净五浊恶世发意之顷,正使我身江河沙劫称叹诸国功勳严净,无有限量不得其底,我所誓愿复过越彼,无能究竟证明我者,独佛缕练明知我耳。」
佛言:「善哉!诚如仁言,如来通慧三达无碍,真尔真尔等无有异。」
尔时会中诸菩萨众又心念言:「如佛咨嗟文殊师利成佛国时功勳严净,何如西方安养世界无量寿佛严净等不?」
时佛即知诸菩萨心,便告师子步雷音菩萨:「欲知西方安养世界无量寿佛功勳严净,比于文殊师利难以喻哉!假譬言之,如取一毛破为百分,以一分毛取海水一渧,无量寿佛如一分毛水一渧耳,文殊师利成佛汪洋如海,巍巍荡荡不可思议。」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曾颇有余方如来国土严净如是者不?」
佛言:「有!东方去是百亿江河沙界,名曰超立愿,其佛号名普照常明德海王如来、至真、等正觉,与诸菩萨眷属围绕而说法经,兴演以来江河沙劫,其佛寿命亦无有限,比普现国严净正等,有四菩萨被弘誓铠得不可议。」
又白佛言:「唯愿加哀宣布未闻,具说普照常明德海王如来其土严净,又四菩萨名号何等?在于何方游何佛土,净德普备能具斯处?」
佛言:「第一菩萨名曰光英,游于东方无忧首如来佛土;第二菩萨名曰慧上,在于南方慧王如来佛土;第三菩萨名曰寂根,在于西方智积如来佛土;第四菩萨名曰意愿,在于北方钩锁如来佛土。」
于时世尊,即如其像三昧正受,其三昧名悉现严净,应时见东方普照常明德海王如来佛土,及诸菩萨功勳严净,自昔以来所希见闻,譬如掌中视宝珠耳,如普现佛国土无异。众会覩之莫不欣喜,诚如世尊所言,无有异也。
世尊即便告诸菩萨:「当如文殊师利所行为法。」
诸菩萨众同发声曰:「唯然受教,当学文殊师利本发心行,成就严净不敢懈废。」
于时世尊,寻便欣笑,光从口出,五色晃昱普照十方掩覆日月,绕身三匝还从顶入。弥勒菩萨即从坐起,长跪叉手前问佛言:「佛不妄笑,笑必有意。是何因缘,愿佛说之!」
佛言:「弥勒!向佛说法现三昧力,皆见东方普照佛国,具足备悉严净功德,众会欣悦誓愿志学,今现八万四千菩萨,咸共发心成严净国,复有菩萨八万四千十六正士发仁慈心,性弱和雅所愿具足,斯等如是当逮文殊师利。其余菩萨不能若斯,虽尔缘是功德福,疾成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国土成就不及文殊师利严净之德。」
佛言:「弥勒!若有菩萨心性至真,口宣誓愿不犯本心,亦当具足如文殊师利身,其心怯弱而有信乐,缘是口勇宣辞誓愿,转得超越六十万亿姟劫终始之难,六度无极则以具足。」
时四菩萨各从其方化作重阁众宝挍络,各从诸天无数百千,雨众天华、鼓众音乐,神足威变地为动震,四面俱进来趣世尊,光照众会见莫不欣。
弥勒长跪而白佛言:「今地大动、天华纷纷,重阁晃曜四方来臻,鼓乐絃歌、天香苾芬,此何瑞应?谁之威神?」
佛言:「弥勒!是四菩萨即来见佛,用自神力感动众会,故现此瑞劝化于法。」
时四菩萨即进诣佛,稽首礼足绕佛三匝,佛命使坐退而就榻。时佛宣告诸会菩萨:「此四正士多所劝发,兴建誓愿不可称计。设族姓子谦敬渴仰于此正士,因问法义疑网永止,行菩萨业灭除终始,必逮无上正真之道,超二十亿劫周旋之恼,普具诸法六度无极。若有女人闻是正士名号之称,速转女身疾解正觉。」
尔时世尊敛复威神,一切众会还自如故,彼佛国土忽然不现。于是文殊师利前白佛言:「唯然世尊!一切诸法犹若如幻,幻师所作适起寻灭,诸法展转亦复如是,其不起灭乃曰平等,平等学者必逮正觉,逮正觉已度脱一切。」
慧上菩萨问文殊师利曰:「菩萨何行而成正觉?」
文殊师利答曰:「无逮无失是曰正觉。」
慧上又问:「宁可复得不可逮乎?亦复无乎?若不逮有,则无有众不可逮众。」
文殊师利答曰:「亦不可逮亦复不无,所以不逮,是诸法过悉无所生,初无所有,非方当有不怀无得。」
文殊师利又复问慧上曰:「何所一业敷演经法?」
于是慧上答曰:「其无所生亦无所坏,不造异住,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光英菩萨曰:「其无来无往,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寂根菩萨曰:「其无所得亦无所等,亦不造证亦不寂然,亦无澹怕无去来今,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意愿菩萨曰:「其不妄想佛法圣众,不念菩萨,无国土想、无地狱念,不断章句、不倚有常,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弥勒菩萨曰:「不见五阴衰入诸种,不视不盲无妄想法,不畅入法不积不舍,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师子步雷音菩萨曰:「其于乱法而无所乱,不造若干是凡夫法,斯习学法此诸佛法,不怀妄想不受一法,其业寂寞,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爱见菩萨曰:「其逮本无不想今无,斯深妙法悉无妄想,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无碍辩菩萨曰:「诸法皆尽究竟尽者,乃曰无尽,演一切法不可尽者,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善心念菩萨曰:「其于诸念而无所思,若有所入亦不无心,不得不失,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觉离尘菩萨曰:「于诸尘法而无所染,亦无不染,不着不忧,不忘不念,不作无不作,不取不舍,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海底菩萨曰:「其志如海永难得底,深入法要不见妄想,如所应行而颁宣法,不我无彼,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十上月童真菩萨曰:「普等众生若如月满,心不见等无所等,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消诸忧冥菩萨曰:「其能休息一切忧疮不忧不慼,以能割除众愦诸本,何所是本吾我之本,其有等经共吾我行而说法者,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鈎锁菩萨曰:「若说于法,其不倚着欲界、色界及无色界,不着声闻、缘觉之法,不慕佛道,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普现菩萨曰:「等宣诸法等于空无,不念于空不得平等,所说如是,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三品净菩萨曰:「其讲说法净三品场。何谓三场?不得吾我,不想法会,不倚诸法,是曰三场清净之业宣布法训;如斯说者,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在所吉菩萨曰:「知一切法归于平等,若晓了斯,而为分别不宣文字,以无所宣一切诸法,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深行菩萨曰:「若有覩见一切诸法,亦无所见,若讲如是言辞,是曰一业敷演经法。」
如是要言,一切菩萨各言其志,说是一业经典法时,七千亿菩萨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八十万四千姟人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七千比丘漏尽意解,九十六载诸天世人远尘离垢诸法眼生。
于是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文殊师利成普现佛时,诸菩萨能有几所?其寿久如,何时成佛?」
佛言:「卿自以是问于文殊师利,即如佛教。」
问文殊师利曰:「仁当久如成最正觉?」
文殊师利答曰:「虚空有形乃成正觉,假使幻人成佛道者,我身尔乃无着漏尽成最正觉。若呼有形而响有影,月能昼明日而夜照,尔乃我身成最正觉。志求道者,乃当问之成佛之期。」
又问:「仁者为不志求道?」
答曰:「不也。」
曰:「何以故?」
答曰:「道是文殊,文殊是道。所以者何?假有号耳。文殊及道其名寂寞,了无解空,空则曰道。」
佛告师子步雷音菩萨言:「宁曾见闻无量寿佛国中菩萨声闻众不?」
答曰:「唯然!亦见亦闻。」
佛言:「为多少乎?」
答曰:「不可思议、不能称限。」
佛言:「普现佛国菩萨之数,喻如积尘满十方界,无量寿佛菩萨声闻比数多少如一尘耳。又普现佛寿命无限。取譬言之,破碎十方三千世界皆使作尘,布散此尘过千佛国,乃着一尘周匝十方,而尽其尘,于族姓子宁能计知此尘数不?」
答曰:「无能限焉?」
佛言:「普现如来以劫之寿当一尘耳,计尘之喻尚不足言,欲知其要如虚无边,年寿劫数无以比焉。」
于时弥勒菩萨前白佛言:「假使有人学于大乘,为是大智无极之慧,当忍勤苦无央数劫,自归普现行菩萨法,如斯大道不当懈废。」
佛言:「如是,弥勒!诚如所云。谁有闻是无极大慧,不发道意爱乐之乎?唯有懈废小节之类,不解正真不乐之耳。」佛说是时十千众人发大道心。
尔时世尊告师子步雷音菩萨言:「今叹文殊师利自昔所行本心志愿,度佛无量、菩萨无数,道慧高德不可思议,周匝十方诸得道者,不能究尽为作譬喻。」
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假使有人立弘誓愿无极之行,当如文殊师利志愿等不?忍勤苦行,于无数劫而无懈厌,不发劳想。」
佛言:「族姓子!意趣云何?虚空宁念我行昼夜日月时节年限劫数不?」
答曰:「不也。」
曰:「如是,族姓子!晓了诸法亦如虚空,虚空寂定,不念昼夜日月时节年限劫数也。所以者何?空无念思岂有劳想?过江河沙劫亦无增损,不衰不盛不坏不毁,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去不来。所以然者?虚空与有,假有号耳!文殊师利名号如是,其能晓了如虚空者,悉知诸法一切无辞皆无所有,便无恐怖不以为劳。文殊师利成佛久远,乃尔志同文殊师利等亦如是。」
于时海底菩萨谓文殊师利:「所被弘誓不可比喻,若有学者当云何进?」
文殊师利答曰:「若有学我弘誓铠者,志存誓愿若如幻化,则无所有亦无所为。」
佛说是经时,四大天王,天帝释、梵天王,及余尊大神妙诸天,佥然同音,俱共叹曰:「唯然世尊!其闻是经,为得善利无极之庆,何况受持讽诵学者,我当受持讽诵修学,广为人说普令流布,将护行者使法久存。」
于时师子步雷音菩萨前白佛言:「唯然世尊!若有受持讽诵斯经,得何福庆?若有闻者,即便发心追慕志学,文殊师利景则复云何乎?」
佛言:「若有菩萨学是法者,犹如如来已无罣碍,若于将来最后末世,则以七宝积满十方诸佛之国,则贡上佛供养一切,等心众生历劫不废,又兼法施备具六德,此之功德又不足计,不如闻是严净经法发心慕学。文殊师利!谟式讽诵,经行七步之内,德过于彼巨亿万倍,无以为喻不可称计。」
时弥勒菩萨前白佛言:「是经所名,云何奉持?」
佛语弥勒:「斯经典者,号曰『娱乐所愿殊特』,当奉持之!又名『文殊师利佛土功勳严净』,亦复名曰『其发道心志怀悦豫』,当坚持之!」
尔时十方诸来菩萨,皆散天华供养是法,咨嗟文殊师利无量之德,法泽普润弘覆三界,开心受者皆逮正觉,前礼佛足绕佛三匝,忽然不现各还本国。佛说是时,化江河沙诸菩萨等立不退转,信是菩萨具成德本。
于是文殊师利有三昧,名光普照辞训如幻,以斯定意而行正受。适三昧已,一切众会皆见文殊师利,普在十方不可称计诸佛之国,各各佛前文殊师利住立咨嗟己国严净之德。众会见已叹未曾有:「文殊师利所愿无尽,道德巍巍超绝无比,乃使其身遍显十方,端坐在此而不转移,威神功德堂堂不呰。」
佛说如是,诸菩萨众、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诸天龙神、阿须伦、世间人,皆大欢喜,稽首佛足,作礼而去。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