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有多少种类

四类禅

依据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一,禅有五种层次: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以及最上乘的如来禅:

外道禅:是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

凡夫禅:四禅八定,从寻、伺、喜、乐而入定,再一层层舍下而求上,至最高无色定的非想非非想处为止。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

小乘禅:是从四禅四无色定,而修七方便的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煖、顶、忍、世第一法,亦名七贤位,由此而入初果见道位。是为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

大乘禅:亦名三昧;有无量三昧,均可能纳入大乘禅定。天台宗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卷二将它们汇整成四种:常坐三昧;常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非行非坐三昧。是为悟我、法二空所显之真理而修者。

最上乘禅:又名如来禅、祖师禅,即是中国禅宗的顿悟法门,临济宗用参话头,曹洞宗用默照,都是属于如来上上禅法。亦名一行三昧、真如三昧,顿悟自心本来清净,此心即佛。

四禅天

“四禅天”是由修静虑而生。以下介绍四种禅天的层次:

初禅天:于六识之中,无鼻、舌二识,语言寂灭。仅有眼、耳、身、意四识,有喜受、乐受,有觉有观。舍此身后,生于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天:无鼻、舌、眼、耳、身等五识,仅有意识,怡悦之相粗大。喜受及舍受与意识相应,无觉无观。舍此身后,生于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光音)天。

三禅天:仅有意识,怡悦之相净妙,喜心寂灭。乐受、舍受与意识相应,无觉无观。舍此身后,生于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天:仅有意识,出入息寂灭,唯舍受与之相应。舍此身后,生于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无想天。

四种禅定

“四禅定”又名四静虑,为内外道共修,超欲界,生色界,四禅是由十八种功德支持,总体称为“四禅十八支”。

初禅的前行有:

粗住:安住、端身、摄心,气息调和,觉此心路,泯泯澄净,怗怗稳稳,其心在缘居,然不驰散。

细住:由此粗住心后,怗怗胜前。

欲界定:由细住后一、两日或一、两月,豁尔心地做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爽爽空净,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未有内定之功德。

未到定:从欲界定之心后,泯然一转,不见欲界定中之身、首、衣服、床铺,犹如虚空,此时性障犹在,未入初禅。

四种禅定特相

四种禅定之特相如下:

初禅特相:

由未到定,身心豁虚空寂,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是或经一日乃至一月一年,定心不坏,则于此定中,即觉自心微微动摇,或感微痒。即发动色界之四大极微与欲界之四大极微转换,而起八触十功德。

八触者,即为动、痒、轻、重、冷、暖、涩、滑。欲得禅定时,色界极微入于欲界极微,而相替,地水火风狂乱而如此发动也,若不知此等法相之人,骤起惊怖,以为发病,驰回不已,遂乱血道,真为狂气矣,不可不知也。

十功德者,八触的每一触,均具十功德,亦名十眷属;即是与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等相应。

初禅可对治贪、苦、忧、犯戒、散乱等五障,远离欲爱,心能寂静审虑,住于有寻、伺、喜、乐之情态。

初禅具五支为:觉(寻);观(伺);喜(离欲界恶,心喜受);乐(经部为眼、耳、身之三识的乐受,有部不许定中有眼、耳、身之三识,仅有意识,故为轻安乐,非乐受也);一心(心一境,离欲界而生色界的离生喜乐地)。五支中的寻及伺为对治支,喜及乐为利益支,心一境为自性支。

二禅特相:

诃弃初禅之觉、观(寻、伺),二禅、三禅、四禅无八触十功德,已转欲界为色界。二禅离寻、伺,住于信相明净喜乐之情态,可对治初禅之贪、寻伺、苦、掉、定下劣性等五障。

二禅具四支为:内净(以为五根中之信根,深信受胜实之功也,净为信相,故曰净;属心,故曰内);喜;乐(意识功能,是轻安乐,非乐受);一心(定,此为色界的定生喜乐地)。在此四支中的内净为对治支,喜与乐为利益支,心一境为自性支。

三禅特相:

诃弃二禅之喜受而得。三禅离喜、乐,具正念、正知,住于自地之妙乐。可对治二禅之贪、喜、踊跃、定下劣性等四障。

三禅具五支为:舍(行舍之心所而非舍受,舍前之轻安,住不苦不乐);念(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着,故要正念,离邪念之心所);慧(三禅之乐极胜,为不染着,故要正慧,离邪慧恶见之心所);乐(意识之乐,离二禅之喜乐,尚有自地之喜乐);一心(寂然在定,心一境性,此为色界的离喜妙乐地)。在此五支之中的舍、正念、正知(慧)三支为对治支,乐为利益支,一心为自性支。

四禅特相:

诃弃三禅之乐受而得。四禅脱离身心之乐,住于不苦不乐,名为极善清净。可对治入出息以及三禅之贪、乐、乐作意、定下劣性等五障。

四禅具四支为:非苦非乐(中受,非为五受中的舍受);行舍(舍第三禅之喜乐,非忧悔也,住平等心所,非苦非乐);念(念下地之过,自己之功德长养之,念清净即为舍念极善清净);一心(心一境性,犹如钟,犹如清水,此为色界的舍念清净地)。在此四支中的舍清净及念清净为对治支,不苦不乐受为利益支,一心为自性支。

初、二、三禅为有动定,尚有寻、伺、苦、乐、忧、喜、入息、出息等八灾患故;四禅为不动定,非为八灾患所动故。

世间四禅定亦为修出世禅的共道:

(一)四禅定为四无量心之依地,喜无量心,为喜受摄,故依初、二静虑;余三慈悲舍的无量心,总依六地,离瞋害等四障。

(二)四禅定为八解脱之依地,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处的三法,为远离三界贪爱之出世间禅。八解脱的初、二解脱,依初、二静虑及未至与中间;第三净解脱,依第四静虑;此外的五解脱依四无色定及灭受想定。

(三)四禅定为八胜处之依地,初四胜处依初、二静虑,后四胜处依第四静虑。八解脱为十一切处(十遍处)之依地,即是地、水、火、风、空、识之六大,青、黄、赤、白之四显色;前八项为八解脱中的第三净解脱,以无贪为体。依第四静虑可缘欲界之假四大及四境之色;后二者顺次以无色界之空无边及识无边为自性,以各别自地的四蕴为境。

四空处定

“四空定”又名四无色定。此四空处,于五蕴中无依报之色蕴国土,唯正报之受、想、行、识四蕴的假合而无色身,唯依不相应法的命根、众同分之相续。

下面说明四种无色界的四空处定:

空无边处定:厌离第四禅的染法,舍色想而缘无边之空处,心与空无边相应。

识无边处定:厌离空无边处之染法,舍其虚空,缘内识,心识无边,心与识无边相应。

无所有处定:厌离其识,更观心识无所有,心与无所有相应。

非想非非想处定:前之第二识处是有想,第三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第四,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舍前之无想,故名非非想。又因其已无粗想故曰非想,非无细想故曰非非想。行者于此定中,如痴、如醉、如眠、如暗,无所爱乐,泯然寂绝,清净无为。

三等至

世出世间共有“三等至”,亦名三禅定:

味等至:又名味定。与爱相应,爱与定相似,定者于所缘境流注相续,味着其境,故名味等至。乃是有漏的世间定。

净等至:又名净定。与无贪等之白净法相应,起有漏世间之诸禅定。此善之有漏定、有垢、有浊、有毒、有刺﹔虽然有漏有过失,却有少分之净。此与烦恼相违,引发无漏之胜义、顺于圣道,为无漏之眷属故。

无漏等至:又名无漏定。是出世间定,不缘爱,无味着,是最高极妙的善定。得此定已,则心不动不散,能起无漏真正之智力。

四禅四空为八等至。以此三等至配八等至,前七等至,皆可有此三等至,唯第八等至(非想非非想处)由于昧劣,不起无漏等至,仅有味等至、净等至。

三三摩地

禅定又名“等持”,亦称三摩地,有两大类:

(一)以寻伺相配而言:

1、有寻有伺三摩地,初静虑及未至定所摄。

2、无寻唯伺三摩地,中间静虑摄。

3、无寻无伺三摩地,第二静虑之近分定。以上诸定至非想非非想处定摄。

(二)以等持相应具起之行相而言,即为三三摩地,亦名三解脱门:

1、空三摩地,与四谛、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中之苦谛下的空行相及非我行相,相应之等持。以空行相,空我所见;以非我行相,空我见。对治有身见者。

2、无相三摩地,与灭谛下之灭行相、静行相、妙行相、离行相,相应之等持,即缘灭谛涅槃之法;涅槃者,无十相故。无十相即为无色、声、香、味、触之五境;无男、女之二相;无生、异、灭之三有相,故名无相。

3、无愿三摩地,与集谛下之因、集、生、缘之四行相,道谛下之道、如、行、出之四相,苦谛下之非常、苦之二相,相应之等持。

禅定与七加行位

禅定与“七加行位”之关系:三贤、四善根,合为七加行,又名七方便,修此而发无漏智。因定起智,以智断惑,以无漏智证得圣果。但在到达圣果之前,必须修有漏之方便道。

修道之前,以智断惑,以无漏智证得圣果。先要身器清净:

1、身心远离︰身离恶友,心离不善寻伺。

2、喜足少欲︰饮食、衣服、喜足、少欲、无贪。

3、住四圣种︰1.衣服喜足圣种;2.饮食喜足圣种;3.卧具喜足圣种;4.乐断烦恼、乐修圣道圣种。前三项为助道之生具(止贪),第四项为助道之事业(灭贪)。

三贤位为外凡,四善根为内凡。外凡位为散善,唯在欲界;内凡位为定善,必起色界之定。三恶趣无般若,欲界诸天不知厌苦,不属外凡三贤位。无色定不为见道所依,故亦不顺内凡四善根位。色界定之中,上三近分定,亦非见道所依,不顺四善根。四根本定的四静虑、未至定与中间定,合为六地,为四善根所依。无漏道的前方便,须以欲界身修,见道亦修欲界身。若无欲界身,不知厌苦(非生理心理之痛苦,乃不满足现实的生存状态),以有欲界身,厌苦心强烈,向上心亦强烈,故易为道器。

(一)三贤外凡位

何谓“三贤外凡位”:

1、五停心是修止(奢摩地),以不净观,对治贪婪心;慈悲观,对治瞋恚心;缘起观又名十二因缘观,对治愚痴心;界分别观,观身心为六大和合,对治我执之见;数息观,对治散乱心。

2、四念住又名四念处,其有别相及总相,别相念住是修观(毘婆舍那)。四念住以空慧为体,能以慧力使念住于所观之处。顺着四念住,对治四颠倒见之方法有: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又分有自相别观及共相别观的两种:

3、自相别观者,观身、受、心、法的各各自性。身之自性是四大种与四大所造色;受之自性是领纳违、顺、俱非之境的心所;心之自性是由六识心王集起者;法之自性是除了身、受、心之外,基于其他诸法所行之方法。

4、共相别观者,观身、受、心、法之共相,其各各皆为观非常、苦、空、非我之方法。观身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皆是非常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的;一切法同为空的,又是非我的。观心、观受、观法,亦皆相同。

5、四念住的总相念住,也是修观。以自相及共相观之,又有杂缘及不杂缘之分。杂缘是“法”念住,须杂身等念住来观。不杂缘是身、受、心之三念住,不须杂缘其他念住而观。换言之,法念住是杂缘,身、受、心的三念住是不杂他缘即可观的。总相念住,是从杂缘身、受、心、法,进一步,总缘此四境,是非常、苦、空、非我的观位。乃为四谛观之初门,仅修四行相,不过是观苦谛之一境而已。

(二)四善根内凡位

何谓“四善根内凡位”:

1.煖法 

修了总相念住后所生之善根。有下、中、上的三品,皆具观苦、集等四圣谛,修苦、空等十六行相“八忍八智”之位。入此位者,纵然退堕所得煖法,断善造无间业,堕于恶道,流转生死,不久之后,必到涅槃,已得圣火将生之前相故。

2.顶法 

是煖法上品后念所生之善根。亦有下、中、上三品,皆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譬如上到山顶,乃进退之中间,或进而上忍位,或退而下于煖位,位至忍法已上,便无退法。

3.忍法 

生于顶法上品之后念。亦有下、中、上三品,忍可决定四圣谛,为最胜之位。(1)下忍,具观四谛行十六行相如前,则无毕竟堕于三恶道者。(2)中忍,由是渐灭所缘之谛,灭能缘之行相,谓之灭缘、灭行,仅留欲界苦谛下之一行相。(3)上忍,观前所余苦谛下苦之一行相,故此上忍位仅为一剎那间。

4.世第一法 

生于上忍后念之善根,仅为一剎那间,故无下、中、上三品,与上忍位同,观苦谛苦之一行相,世间有漏法中无超于此观智者,故名世第一法。此位仅是一剎那的无间位,必生无漏智,入于见道位,离凡夫位而入圣位。

(三)见道位

1.观生空而起断粗大烦恼障之智。

2.观法空而起断所知障之智。

3.合观二空而起合观微细二障之智。

六度中的禅波罗蜜,本为大乘禅法,本文为了探其渊源,故将凡夫禅及小乘禅,一并介绍如前。至于大乘禅及如来祖师禅,内容深广,宜有专书讨论,本文暂不涉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