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无我文章(第2页)
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答: 无我相或者无我见,我的解释是主宰意、...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绝望,阻碍人生的修行。如果能...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
在提到四大皆空这个名词的时候,许多人往往会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在世人心目中,出...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万物,...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就多吃素念佛。但一般人做不到...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觉得真正...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多少枝香是不是呢?每天修多少...
佛陀成道后,开示世间万法四大本空。四大,指地、水、火、风,一切万法均由此四大合...
在终南山有两位修道者,有一位修道者自己感觉一直没有开悟,就要下山参学。他从终南...
身见,即执着自己的身体,一天到晚只在意这个身体,想着给它买一点糖吃,买一点香水...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
妄想是个假的,可是因为一个假的生出来了,很多假的跟着也就有了,所以自诸妄想展转...
我们凡夫都有身见,执着这个色身是我,执着得要死,身体要保养得好,吃得好,穿得好...
雪岩祖钦问弟子高峰原妙:日间浩浩时你做得了自己主人吗?高峰答:做得主。雪岩又问...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比如说婚嫁、丧葬、生日,为...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
貌似现在的人都有点信心爆棚,很少有人觉得不自信! 害怕失去,不敢面对现实,执着...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多佛学理论知识,但在心性上没...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你总...
昨天早上,一纸离婚协议书,把我的婚姻带到了迷茫的境地,也直指我顽固的我执。 事...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成佛,就是开发生命所具有的无量智慧、...
五蕴每个生命的存在,无非是色、受、想、行、识五蕴。蕴为积集义,指相关事物的积聚...
做更大的事业、追求更大的荣誉、赚更多的钱,每个人都想让全世界知道自己。 人生的...
我们修行的前提,是一定要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来适应外边的这种气氛。你的心...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
当深深静下来观的时候,确实发现我是虚妄的。就像我们看到电影屏幕上的人在动,但只...
八风中的讥、毁、衰、苦本身就是烦恼,我们想大家比我还要清楚。所以,这里就不再重...
四大是从物质构成的元素来说的,而五蕴则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元素来探讨生命的...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发,往净土方向走去。一个是把...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看看:上敬下和,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通常,每个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当我们为他人付出一些劳动,总会计较报酬、计...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向内攀缘内心的自我。我们看看...
放开手脚要怎么放?就是只有你看到,你的内心是一个圆满的球,你的整个生命是一个圆...
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己。所以,修行的首要任务是了解自己知道究竟什么代表...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的...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一种想要主宰的概念出来有所得...
当你把这个自我稍微放下一些,你就会发现痛苦也因此放下不少。有时候我们个人的烦恼...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乐,如何离苦得乐,我们可能遇...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创造很多很多的业力,当然我们也曾经受了很多的果报,所以因...
形,就是我们的业报的身体。如果我们执著这个身体为真实的,那么这个形体就成了众罪...
信佛,种福田了生死,这叫自了。三宝弟子,信佛,不仅要自己安乐。还要去帮助别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中国之后,东晋.道安大师制定...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百六十筋连体。八万四千毛孔在...
有一根木头上,忽然来了一只小小蛀虫,整日在木头身上爬东爬西。木头不耐烦地对蛀虫...
自我是最难消融的,这是最可爱、最坚固、也是最讨厌的东西。人人都知道用自我中心的...
诸位,我劝大家,你如果你空观的智慧自我意识的这种杂染没有慢慢调伏啊,你就一开始...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敢复去,爱之恐拔罢;为猎者所...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前,戒嗔当时还算一个小孩子,...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一、禅是什么 首先我想告诉你的,禅不即是知识,知识并不离开禅;禅不即是宗教,宗教的功效,可以从禅而获得;禅...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古德对经典的理解角度不同,所...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得;修法从外求者,犹同舍本求末,烧木佛求舍利,无菩提可证...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印光大师则回答: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诚就是真诚、不...
怎样来成就明白的心呢?怎样来真正地能够通过念阿弥陀佛而明心见性呢?我们要能够通...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他众生实有存在,身体清净,即...
昔日,佛在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时,有四十位比丘住在波梨耶聚落,他们精勤修持苦...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互依存,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来参学的禅者,要求拜见禅师,...
一只骆驼,辛辛苦苦穿过了沙漠,一只苍蝇趴在骆驼背上,一点力气也不花,也过来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念得越多、拜佛越多,他的烦恼...
天地广阔,人不能只想着自己占有一席之地而自寻烦恼。 佛光禅师有一次见到克契和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婆私吒,因为第六个孩子刚刚丧...
一般人都是心向外求,一心只希望别人帮我,只要求国家给我,要求社会大众给我。一切...
学佛,第一个叫破除我执,要懂得这个身体不是实有的,是地水火风和合,所谓缘聚则生...人生在世,心灵常常受到伤害,伤心、伤感、伤痛经常折磨着我们,由此我们苦闷,生气,愤怒,怨恨,有时甚至会对人...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各种的纠缠是烦恼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些似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纠缠或者说纠纷,好像很难逃离...生活中,我和许多人一样,总是惯于从身外寻找参照物,喜欢和别人一比高低,凡事不甘人后,虽明知心灵会由此受到系...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庭里的和谐,内心里虽然波涛汹涌,可是表面上仍然非常平静地...有一位智者曾经对我说: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然而,现代社会由于道德...在别人的影子下活着,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影子。如果总是跟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你永远不会有自己的立场。要成就一...「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 所谓「四大」,是指结合物体的四种元素:...问: 如果没有我,谁在成佛?死后又是谁在流转? 济群法师答: 很多人一听无我就想不通:如果无我,谁来听经?...问: 如何理解佛教所说的无我? 济群法师答: 我们每天说的最多的是我,想到最多的也是我,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忍辱是逆来顺受,无我相、我执、我见,常观想:未生之时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长大成人假名我,转眼蒙眬又是谁...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支使和指教! 智闲...马祖道一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忍不住朝佛像身上唾了一口痰,侍者见了都不以为然,急忙问道:「老师!你为什么要把...无始以来,我们纠缠于我法二执构成的错误设定,使之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与生俱来的本能。由此无明不觉,而有妄想...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没有正知正见的行者,若是越用功,越勇敢,自我感就越强烈,...在一次法会上,南泉禅师对着众人说,我今天想把自己卖了,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人肯买?一个和尚立马就站出来说,那...一般人最执着,也是诸般烦恼的根源,那就是「我」,凡事「我」最大,一切都以「我」为主。有了「我」,就会有分别...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当我们迷失觉悟本体之后,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系列的错误设定。究竟什么是我?其存在基础是什么?作为我的存在,其实...有一天,我在上课时说:「如果能放下自我中心,放下分别执著,就不会被烦恼困扰,这样你就是有智慧、有福德的人了...问: 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特别烦恼,怎么才能排除这些多虑的想法?每...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堪言,而有一种偏激的悲观厌世态度。诚然,放眼俗世,苦乐皆...问: 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我们要消除我执,必须依靠止观的力量。通过禅修培养止的力量,通过闻思正见培养观的力量。首先在观念上认识到五蕴...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如果连自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同他谈自我消融是毫无...自我,大家似乎都非常熟悉。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一生都在为所谓的我而奔忙。为了我的事业、我...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心中诸多的烦恼现象,总是围绕著「我」在打转。为了「我」,总是觉得不满足、不自在,经常渴...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竹园精舍拜见佛陀,问佛陀说: 瞿昙!...《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那么这身体是什么呢?这身体只可以说是「我的」,我的身体,不能说这个身体就是我。就好像什么呢?这身体就好像一...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一切皆不是「我」的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哪里能找得到「我」呢

无能所无对待,合二为一

身体并不是真正的我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切记别在死物上用功夫

芸芸众生哪个不是为了躯壳而忙

主人在何处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对自己没自信该怎么办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烦恼痛苦的根本原因

「我执」让我和老公渐行渐远

打开生命宝藏的钥匙

五蕴并不是真正的「我」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去掉我执,使自己的心软化

放下「自我」的幻觉

超越虚妄的「我」

「八风」是如何引发烦恼的

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色身不能代表真正的我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放开手脚要怎么放

这个自我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训练放下自我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放弃自我主导权,真如才会显现

真正的主人翁被遗忘了

随缘度化、无我、法布施

分粥的启示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木头与蛀虫

从禅修立场使得自我消融

福报越大,生死业力越大

「美丽」的危险

不肯出门的戒嗔
审视自己的个性
从小我到无我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执我与离我

学佛的秘诀在于诚与敬

通过念佛来断除执着

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

不乐于五蕴则解脱

无我浅谈

谁是禅师

别把自己看的太重

四大苦空,五阴无我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天地广阔,不要画地自限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如何靠自己?健全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