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库 > 看破放下文章(第3页)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就是不断地在心里提起:有僧问...
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我们要接受无常变化的自然法则。 这种因缘的组合很正常,比如离...
我觉得,一个人到了五十五岁,你日常生活就是一个战场,知道吧?最晚到六十岁。你每...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提及,但劝至心念佛,即得蒙...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同敌人生烦恼,当然没...
很多人都会要求完美,凡事要求完美固然很好,表示精益求精,更上层楼;但是,有的人...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
大部分的人,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是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经营一个不可改变的因...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而不是不断地提起。当然彻底...
面对现实,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谁又不死呢?没有学好的佛教徒也怕死,所...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出入其中者,靡不为其...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到底佛教讲的业障是什么?...
《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开迹现本,皆成佛道。佛为什么要和我们说这些,就是...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有事就把腿子盘起来,晚上盘起...问: 一些临命终的人,不论是在家居士,或是出家师父,放不下色身,执著于这个身体,请开示怎样放下我执? 大安...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
我刚出家的时候,当时有一个在闽南佛学院读书的小师父,十八岁。他写了一首诗,在我...
只要能到极乐世界,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转,但是最好在临命终时能心没有颠倒。所谓...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受益,什么是受益呢? 他人发...
张水金老居士,江西景德镇人,是一位虔诚的菩萨戒弟子。二〇一八年三月四日十二时整...
为何不能栖心道业呢? 我们有种种执着,虽修学佛法亦不入心。我见炽盛,贪嗔痴具足...
我要去养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会去养老院的。但是当生活开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
我们讲肉眼看问题,肉眼是我们凡夫所具足的眼睛。从空间的角度来讲,他只能看到视野...
悲欢离合朝朝闹,富贵穷通日日忙;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醒世歌》...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欲望,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名与...
智悲光尊者说过:一个凡夫众生,如果施主、吃穿等样样俱全,在佛法没有成就之前,魔...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止观。整个通教最核心的思想...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 寒山...
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
有一些人,他怎么去骂我,怎么诽谤我、诬陷我,我也会坦然,也不会再烦恼。因为这很...
有位商人的家里失了火,不仅房子严重损坏,连财物都几乎在大火中化为了灰烬。等大火...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们常常会劝临终人万缘放下,一心念佛。这本来是对的!要...
有一次,末学到某医院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间,附近病有有一位太太,脸色铁青、满面...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专精无异念 《华严经十地品》 不贪于利养唯...问: 我们在社会工作学习中,应该如何区分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请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首先,我们...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难放下了,因为...
从前,有一个小和尚急冲冲地跑去找老和尚,告诉老和尚,有很多人在背后说您的坏话!...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国选手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在...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众生界中顺生死底事,如麻似粟,拨整了一番,又一番到来。若不...
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文昌帝君阴骘文)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要认知到这...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个观察...
佛法本无定相,深者见深,浅者见浅。以我们这浅浅的根器,学佛法中浅浅的小乘都觉得...
摩偷罗国有一位男子,向父母表明自己想要发心出家,随即前往四祖优波笈多尊者驻锡处...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个世间所有执着的东西学会放下...
我们都知道,修行人首要的条件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也就是要先破除我执──要看清...
一位搞研究的学者问:整天在紧张忙碌地工作,研究做课题,心很浮躁。该如何静下心来...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卑躬屈膝地去讨好别人;有的人为了维护虚荣,...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起时是生出离心。】 我们无始...
现在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给大家听一个钟声,(请维那师敲个钟)铿。〝听到〞一个...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不同的理解。 这里我要告诉各...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应该放弃而寄托于来生。然则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念念在行为上...
从喜爱生忧,从喜爱生怖;离喜爱无忧,何处有恐怖。从亲爱生忧,从亲爱生怖;离亲爱...
《论语》中有君子使物,不为物使,这句话说的是我们不要被物所奴役,君子使用万物,...
人生是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多方法以求离苦而得乐。 但...
正月初五,漫天飞雪飒飒而至,忽来的暖意,雪亦成了今春的第一场雨。晌午刚过,雾起...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
人活在世上,追求快乐的生活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拥有的东西失去之时,总是让人心...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切,万缘放下,那么一念之间,...
如果我们不能深知五浊恶世很难出离,就会在心里打妄想:是否还有其他的奇妙之法可以...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问: 如果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控制不住情绪想哭,甚至想帮病人按摩舒缓,令他缓过气来,这时该怎么办?如...
禅宗公案中有一则牛过窗棂的著名典故。五祖法演禅师说: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全...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缘了,因为那都是梦幻泡影的、...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事情苦恼,如何用佛法的思维...
我们为什么一直生死不得自在,六道轮回,受诸众苦?因为我们一直在梦中,不得醒来。...
我有个发小,非常有智慧,隔着二十年,我依然记得她那句话,她说:不必占有,看看就...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乃至五...
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在胎、卵、湿、化四生中,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
梦,本来是一种虚妄的,妄想所现的,可是也有是真的。所以梦有很多种梦,有的是虚妄...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号事,交与儿辈经理。自己作一...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只看到别人的过失,不审察自己的过失,是我们最大的无明习气。别人的是非善恶是别人...
遥指海东新月上,后世的禅宗,把祖师悟道的故事编集为指月录。佛在《楞严经》上说,...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比她早过世,剩下一个女儿,才...
我们来世间,不过是个过客,小住数十载就要回到老家。一切一切都是过眼烟云,我们可...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轮回之苦,极乐世界之乐。人生...
我把心里一直记恨的人列了一张清单。这其中伤害我最深的人,是我的一位远房叔叔。 ...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 ...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境界时,倘若存心让别人知...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出家的好处、出家的坏处,第...
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们粗衣淡饭,学做佛,那是不可能的事,大家也是走文字般若、参...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慧广法师答: 能遵循因果规律,努力放下自己,全心成...
奉劝各位,在社会里边,不要热衷名利。名利好比过眼云烟,没有实在的。万般皆是假,...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下一个豕,是小猪。你不觉悟的...
最近看到苏轼的一首词《行香子述怀》,词云: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
中国的父母从好的方面来说对子女非常负责任。从不好的方面来说呢,对子女有太强的贪...问: 师父您好,印祖三十二字修行纲领中有敦伦尽分,闲邪存诚的要求,在清朝时又有百不管老婆婆成功往生的公案,...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如果按百年计算...
古大德常讲,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为多多地需求,都是长养爱欲的...
道吾宗智圆寂前,对弟子说:我心中有一物,许久来一直使我不舒服,谁能为我除掉它?...
原来我在佛学院讲净土课的时候,比较年轻的学生说,哎呀!我们这么年轻就让我们念佛...
我们在世间上,为了食衣住行的生活所需,每日多少的忙碌,多少的辛苦;甚至为了事业...
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想扩大规模又缺少资金,贷款...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
人是很不明理的,常常为了一点芝麻小事,而背负了很长时间的误会。 有一位囚犯被关...
所谓困境,指的往往不是艰困的情境,而是你的心被情境困住。 三圣禅师问:用网也网...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误了自...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的葡萄。 狐狸馋涎欲滴,它四...

当今社会,人们急速向城市集中,都市街头行色匆匆,而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世间的聚合与离散,皆应坦然面对

日常所有的障碍,都当做临终模拟考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人生一半一半,要懂得包容不完美

学佛人该有的心态和观念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放下对死亡的担忧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跟无量宇宙相比,一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为何念佛人临终时,仍执著自己身体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来到这个世界,你我都是过客

能去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悟苦修净业,缘熟径生西--张老居士往生纪实

岁月年华,不与人期

他去养老院之前,留下了这一封信

众生的苦恼就是错认一切都不会变化

生前徒费心千万,死后空余手一双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大乘佛法「大」在哪儿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怎样拥有一个「无」的生活呢

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财物化为灰烬,商人竟能悠然睡觉

临终开示的技巧

一个恶念使亲人生不如死

不贪于利养 唯乐佛菩提
「随缘不攀缘」和「积极争取」的区别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我没有时间去管别人的闲事

心中有挂碍,要变第一也难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吾」和「身」完全不一样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欲明佛道先要放下身心

罗刹相争 比丘证果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四大本空无有我,一身自重不干人

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因为想的太多

回归本来面目的生活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了了分明,不取一相,如如不动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离喜爱无忧,一切无恐怖

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

舍下一分,得一分自在

只需放下,便是修行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怎样才能看淡得失,轻松潇洒的生活呢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死尽偷心 宝此一行 当生往生

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
念佛病人在很危急的情况下,家属该怎么办

牛过窗棂,为何尾巴过不得

息心贞信之士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梦中家财万贯,醒时两手空空

世间好物其实不必占有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这色身是要来受这娑婆劫的

在你没有开悟之前,都是在做梦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众生易度人难度,宁度众生不度人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我们来到世间,无非是个过客而已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放下仇恨才能解放自己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晴日集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一心念佛,别留恋这个假壳子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不求万事如意,只求万事如法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若能放下,即时解脱

佛陀教我们如何放下对子女的贪著
「敦伦尽分」与「百不管」该如何融会贯通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我们哪天离开过这具骷髅

心物俱非,除之益患

把厌离心彻底地提出来

在人生道路上,如何才能随遇而安

要确信一切都是完美的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放出自己被困住的心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