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生西方净土与唯心净土本性弥陀,互相矛盾吗

问:净土法门摄受各类不同根机的众生,果然是很广大的,我不敢再评议了。然而我也曾听有人提出“唯心净土,本性弥陀”这种说法,我觉得很满意。此后我也看了一些有关净土方面的经论,所谓净土者,原来指的是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所谓阿弥陀佛,指的是极乐国中的教主。既是这样,彼极乐世界与此娑婆世界,彼阿弥陀佛与我的心,完全是条然而分开的,远在唯心本性之外,这该如何说得通呢?

答:听你所说的话,实在是把自己的心看得太狭小了吧。可见你根本就不识得你的心是广大而明妙的。《楞严经》上说:“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意思是:自己的色身以及身外的山河虚空大地,全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现物。)又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试问有哪个佛土而不在我们真心中呢?当知“净土唯心,心外无土。”如同大海的水面上现出许多水泡沫,没有一滴水泡沫能出于海水之外。“唯心净土,土外无心。”犹如众尘土依于大地,没有一尘土不名为地。

又当知先圣曾说:唯此一心,具四种土。一名为凡圣同居土。二名为方便有余土。三名为实报无障碍土。四名为常寂光土。第一种凡圣同居土,又自分二类:初一类名同居秽。其次一类名同居净。

初同居秽土,是指娑婆世界这一类。居住在娑婆世界中的众生,有凡夫也有圣人。而凡圣又各分有二。凡夫居住的二类:一类是恶道众生,即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这四道。另一类是善道众生,即人道和天道。

圣人居住的二类:一类是实圣,即声闻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缘觉),通教中七地阶位的菩萨,别教中十住位的菩萨,圆教中的第十信位菩萨。这些三乘圣人虽然见思惑都已断尽,但他们的报身仍居在世,因此皆名实圣。

第二类是权圣,是指方便有余土、实报无障碍土、常寂光净土中的法身菩萨及妙觉佛,为了利于教化有缘众生,而应化示生于凡夫同居,这都是出于权巧方便。这二类圣人与凡夫共住在同一世界中,所以称为凡圣同居土。又因为此世界中还有其它四恶趣共住,是故名为同居秽土。

其次同居净土这一类。就以极乐国土来说吧,虽然居住在极乐国土中的人民,他们的果报非常殊胜,不是其它国土可比,但也是凡圣同居土。为什么呢?因为极乐国土中虽然没有四恶道的众生,可是同样有人和天人居住。因为往生到极乐国土的,未必都是得道的人。如《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章所说,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像这样犯重罪的人,临命终时,能至诚忏悔念佛,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故知凡夫虽然还具有烦惑而染污真性,但由至心念佛故,同样也有机会得居净土。至于圣人居住在极乐国中,其间有权圣和实圣的三乘圣人,这权实二圣的果位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唯独此国土中没有四恶趣,故名为同居净。不过也有人说,如果详明诸国土的相状,也有许多不同。如北方无动世界,虽然也是净土,仍有男女及须弥山等。净土既然有所不同,秽土也应该不完全相等。

第二、方便有余土中,是声闻、缘觉二乘的圣人,以及通教、别教、圆教三种菩萨,已证得方便道的人所居住。具体地说,若修析空观和体空观这二种观,断见思的通惑,能尽尘沙惑,剩下别惑无明未断。舍离分段生死的色身之后而生于三界之外,受法性身,此后只有变易生死。这三乘圣人所居的国土,名为“有余”,是指还有剩余的无明未断。名为“方便”,说明此土乃是已证方便道的三乘行人之所居。所以释论(《大智度论》)上说:出离三界之外有净土,声闻辟支佛出生其中,所受的是法性身,并非分段生。

第三实报无障碍土中,没有声闻和缘觉二乘,纯粹是诸位法身菩萨所居。他们分分破无明,同时法性也分分显,得真实果报。然而因为最后一分生相无明未尽,滋润无漏业,受法性报身。其报身所居依报净国,故亦名果报国。如《仁王般若经》上说:“三贤十圣住果报”,就是指此而言。由于能观实相之理,发真无漏智慧,所得果报,故名为实。又菩萨于修因时了达色由心造,全色是心。心性融通,全心是色,色心不二,无可执定,而达到色心无碍,依正互融,故名实报无障碍土。如《华严经》中所明因陀罗网世界,便是属于实报无障碍土。

第四常寂光土,以妙觉极智,所照如如法界之理,名之为国,也称为法性土。但真如佛性,非身非土,而不妨说身土。因为离身无土,离土无身。名身土者,一法中含有二义。如普贤观云:“释迦牟尼名毘卢遮那,遍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

在佛国的四种净土中,凡圣同居土和及方便有余土,是应身佛所居的。第三实报无障碍土,亦可以是应身,亦可以是报身,即是报身佛所居的。第四常寂光土,却是纯真纯净,非是应身非是报身,乃是法身佛所居的。又常寂光三字,也有配三德解释:常即法身德,寂即解脱德,光即般若德。如梵语的伊(∴)字,由三点构成,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可见诸佛如来所游居之处,乃是真常究竟,最清净最圆满的净土。

由此看来,所谓十方世界微尘国土,唯是我心中所造作的国土。三世恒沙诸佛,唯是我心中所修证的佛。你能晓得这个道理,也就知道没有一个国土不依吾心而建立,没有一佛不由我们的本性而发露显现。那么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岂独不是唯心之净土吗?极乐国中的教主,岂独不是本性之弥陀吗?

又当知唯此一心,具含十法界。正报之身心与依报之国土融通,重重无碍。又当知心、佛以及一切众生这三者的体性,并无差别。众生心中的诸佛与诸佛心中的众生彼此互现,故能念念之间彼此感应道交。所以古德有说:“诸佛已悟,是故诸佛心内的众生,无论正报依报,尘尘皆是极乐世界;众生虽是在迷,而心中所具的诸佛,念念皆是自性弥陀。”

又说:“净秽生于自心,所以十方净秽,卷之于心怀,同在于刹那间转变。十法界不离一念心,所以一念色心,罗列开来,则能遍收于法界。此是本源自性天真所自具,非由众缘生起而新成。一念心中既然具十法界,当然随举一尘也皆具一切尘。故能于一一尘中现一切刹。一一心中具一切心。一一心与一一尘又复互具,这样就形成了重重无尽而无障碍。一时顿现而非有隐有显,一切圆成而非有胜有劣。如同摩尼神珠,一时具含众宝,也犹如帝释网,千种光辉互相交映。我心既然如是微妙难思,众生与佛的体性也同样如是微妙难思。由此就可以了知,虽然神游于十万亿刹之外的极乐净土,其实仍是生于自己心中。虽然形质托于九品莲花中孕育化生,又岂能逃离刹那际的当下一念。”

又有说:“极乐遍在一切处,举一国土而全收十方国土。如帝释殿上的千珠宝网,千珠光影咸入一珠中,一珠光影遍入千珠中。虽然珠珠相互遍入,此珠不可为彼珠,彼珠不可为此珠。珠珠相互交参辉映而不杂,珠虽有离而光影不分。虽一一遍彰,亦无单独的所在。极乐净土,即如同千珠之一;十万亿国,亦各如千珠之一。乃至于三乘圣贤,以及人道、天道,下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一一众生无非千珠之一。阿弥陀佛,也不过是千珠中直示一珠。所以见一佛,即等于见十方诸佛,也等于见十方九界众生。从空间上说,十方微尘数刹土世界海;就时间而言,过去、现在、未来等十世古往今来,统统都在真心实相一印当中圆满具足,没有余法了。”

如上所引的这些开示,皆是佛祖圣贤递相发扬的明训。明白此中道理,那么,你就知道十方诸刹诸尘,尘尘都是唯心之极乐;一尘一佛,佛佛皆是本性之弥陀。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演莲法师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