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提升,作出过重大的历史贡献。图片首先,天台宗通过“五时、五味”的判教学说,确立了《法华经》的“宗经”地位和“超八醍醐”的高度。

伴随着对《法华》信仰的普及和推崇,作为《法华经》第二十五品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被日渐突出。至天台宗九祖唐代荆溪湛然大师提出“《法华》四要品”的概念:《方便品》是“迹门”的眼目、《如来寿量品》是“本门”的精要、《安乐行品》是修行的轨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化他的妙用,从而确立了《普门品》、尤其是观音信仰作为大乘佛教“利他精神”的崇高典范地位。

从观音造像艺术的角度看,观音圣像的两侧,除了供奉有典可据的善财童子,为什么还要供奉与观音大士没有直接联系的小龙女?原因就是八岁龙女在法华会上示现成佛,表达了“三个代表”:代表女性、代表畜生、代表小孩,彰显了台宗法华佛性论的全覆盖:女性可以成佛、畜生可以成佛、小孩也可以成佛。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一大认识上的飞跃。

这样,作为娑竭罗龙王的女儿,与常居南海的观音菩萨自然也是地理上的“邻居”,于是与善财童子一道,成为观音三尊之一。这一创造性的呈现形式,与天台法华思想在中国的推广是分不开的。

而天台宗对观音信仰高度重视的源头,可以从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者大师身上追根溯源。《智者大师别传》开篇有这么一段记载:“至年七岁,喜往伽蓝,诸僧口授《普门品》,初启一遍即得。”

可以说,智者大师与佛法的因缘,是从观音信仰开始的。所以,后来的智者大师除了在“天台三大部”中多处随文阐述观音信仰,还特别开讲《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请观音经疏》(一卷),对观音信仰表达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专门弘扬《普门品》的《观音玄义》和《观音文句》被天台宗尊为“天台五小部”中的二部,意义深远,影响广泛!

直至智者大师晩年在今天的浙江新昌大佛寺弥勒圣像前的临终问答,还说“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让人感受到天台智者大师一生的宗教情怀,始于观音,终于观音,其缘深厚,不可思议!

天台宗除了尊崇《法华》,还特别重视忏法的提倡和推广。《国清百录》收录的智者大师《请观音忏法》是天台宗有关观音忏法的鼻祖。台宗十七祖、宋代慈云遵式大师在此基础上的重治、增订版《请观音忏法》和四明法智大师《大悲忏法》的流行,无疑对观音信仰在热衷经忏佛教的中国民间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台宗历代祖师与观音菩萨的因缘,可以编一部厚厚的专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除了智者大师,当推宋代慈云遵式大师。他25岁得吐血症,持“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七七四十九天,梦观音“甘露注口”而愈;38岁“四明大旱”,约集四明法智大师、异闻大师修《请观音忏法》,并发愿若三天无雨“焚身以谢”,“如期雨大至”,四明苏太守“建碑以述灵异”;后请人用白檀雕刻一尊观音,并自刻其跪像,合掌顶戴,以表无上恭敬。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另一大贡献,是其“教宗天台,行归净土”的学修主张。

宋代以来,“台净双修、台净兼弘”的风气如日中天。台宗十六祖宝云义通大师,十七祖四明法智、慈云遵式大师,明代幽溪传灯、清代灵峰蕅益、民国观宗谛闲诸大师都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而观音信仰正是净土信仰中最具人气的亮点!随着一大批台宗高僧对净土教理、净土修持的全面介入,对净土法门核心信仰之一的观音信仰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弘扬。

最后,提供二条非常有意义的历史线索:一、唐代普陀山的开山祖师、日本学问僧惠蕚大师有记载说是“天台宗僧”;二、南宋嘉定年间,丞相史弥远奏立禅宗“五山十刹”制。稍后,天台宗亦仿之评定“教院五山十刹”。其中教院十刹第五,即“明州昌国县”的“宝陀寺”(全称“宝陀观音寺”,即今普陀山普济寺的前身)。从中可以窥探天台宗与观音圣地普陀山的历史渊源,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