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众生迷真成妄”,是从众生的角度来说明妄是怎么生起,这个地方是从诸佛的角度。他觉悟了“妄”,这个妄就是现前一念无明的妄动;“惟真”就是,这一念无明的妄动其实当下就是真如本性。

也就是说,这一切的世间杂染因果,它的真实性是了不可得的,其实它的本性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叫“悟妄惟真”。也就是说,不是离开了妄想有另外一个真实,只就是这一念妄想当中,你去回光返照,这个妄想就转成真实,因为它的本质就是真实,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产生变化而已。

我们看壬一,领义起疑。这一段是讲到富楼那尊者领纳了佛陀前面的“迷真起妄”的义理,但是他又生起了一个疑惑。我们看他疑惑的内容。看经文。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富楼那尊者听了佛陀讲到“迷真起妄”以后,他说,假若我们众生本具的这个“本妙觉性”,这个觉性是充满了无量无边的光明智慧,所谓“如如理而生如如智,如如智还照如如理”,众生的这一念心性跟诸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学所证得的那一念清净心,可以说是不增不减的,在圣不增,在凡而不减。

身为生死众生,我们这一念清净的本性既然能够无缘无故地一念的无明妄动而产生了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那么身为佛陀,证得了我空法空的这种光明智慧显现的这一念清净心,什么时候又会产生山河大地,乃至于整个有漏的因果呢?这个又什么时候再生起呢?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他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本性是清净本然的,只就是一念的妄动才有所谓的山河大地生起。而佛陀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正念真如,面对境缘的时候不迷不取不动,把这个一念的无明妄动慢慢地消灭了,又恢复了清净本然。那么这个清净本然什么时候又开始一念妄动呢?是这个问题。

从富楼那尊者的提问,蕅益大师说,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尊者心中有两层的迷惑。我们解释一下。

蕅益大师说,第一个,他不能了达众生所谓的现行无明跟山河大地当体都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也就是说,他不能了解虚妄是没有根源的,所谓的“妄本无因,因迷故有”,他认为真能够生起妄。

我们要知道,真实的心性不能生起妄。这个非常重要!如果你认为妄是有根源的,你就很难断烦恼了。你说,诶,我起贪欲,这没办法,我的个性就是这样。那你完了。你认为你的个性就是这样,那你的个性就变成这个样子!你不能这样想。你要想,这不是我的个性,我的个性本来不是这样,我的个性本来是清净的,我是后来被带坏的,被环境的熏习妄动才有的。所以,你在断烦恼之前,你那个心理建设很重要。你说,诶,我这个烦恼是没办法断了,因为我出生就是这种烦恼。那你就完了。

富楼那尊者的思想就是这样。就是说,他认为真中本来就带妄。那你恢复真了以后,那个妄什么时候又要开始活动呢?他不知道真里面没有妄,就是一念的迷情才有妄嘛。这个迷情被破坏了,那就好了嘛。所以他认为妄是有体性的,这是一个问题,不能了达现行无明当体即空。这第一个。

第二个,他的迷执是说,他不能了达生佛虽然理同,但是事修不同。众生跟佛陀在理性上都是一念清净本然,但是佛陀在清净本然当中,他的性德之外多了一个修德。他除了清净本然,以后又多了一个戒定慧的观照,修德这个地方有所不同。所以他不懂得佛的心跟众生的心还不完全一样,众生的心只有性德,而佛陀在性德之外多了修德。这个地方等于是先道出富楼那尊者心中的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