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言世人至重者身命,举身命而归依,诚敬之至,无二心也。二者归元义,举身命而归依,即是总摄六根,还归一心也。娑婆言释迦,西方言弥陀。先释迦者,教所由兴也。孺子封侯,尚不背本,凡夫入圣,岂得辜恩?古有临终焚香先供养释迦者,正此意也。

疏文是对偈颂法义的逐句详明诠释。首先解释初偈“归命”二字,此为梵文“南无”之一种含义,是为倒装语法。梵文表达是先名词后动词,汉文表达是先动词后名词。以梵文“波罗蜜”为例,梵文译为“彼岸到”,中文释义为“到彼岸”。是故“南无”不取“命归”,而释为“归命”。

又“归”之法义有二种:一者归投义,意谓世间人至为宝重者是身命,今举自己身命而归投依怙,表恭敬之极,一心无二心。此归投心态,如倦鸟投树林,旅客投旧主,贫人投大富长者家,以求离苦得乐故。

二者归元义,举一己身命而归依,即是总摄六根之别用,还归一心之本元。《首楞严经·文殊选根偈》云:“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精明者,即识精元明,第八藏识。吾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元依此一精明,分揽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各成根相,在眼名见,在耳曰闻等,以是根、尘、识三和合而成,故名六和合。虽然六用差殊,唯一精明所转。今反六和合,还归一精明。就路还家,平等一相。

莲祖“请加”偈颂,首先归命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兹因净土教法乃由释尊于此娑婆五浊恶世慈悲宣说而得以兴起,是故宜感戴佛恩。莲祖援引“孺子封侯”的故事,表达知恩报德不忘本之意。汉朝陈平未发迹时,为里社分肉甚均平,社老称誉孺子(后生)善宰。陈平曰:“若使我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孺子遂以此知名。

汉高祖刘邦最初起兵时,魏无知向刘邦推荐陈平,说他才能可用,刘邦遂任命陈平为护军中尉。在楚汉相争之时,陈平与张良一道帷幄赞襄,六出奇计,最终战胜项羽。刘邦得天下封功臣时,封陈平为户牗侯。陈平拜让道:“臣若非魏无知,怎得进事陛下?”高祖嘉叹道:“汝可谓不忘本了。”乃传见魏无知,给予赏赐,且令陈平仍然受封,二人一同谢恩。

莲祖以陈平封侯尚不背本之故事,来阐明凡夫得以当生了脱生死,圆成佛道,岂可忘怀释尊开显念佛一法之深恩?昔东晋刘遗民居士,依慧远大师专修念佛法门,预知时至,东林僧众毕集助念。刘遗民对佛像焚香,再拜而祝曰:“我以释迦遗教故,知有阿弥陀佛,此香先当供养释迦牟尼如来,次供养阿弥陀佛,愿令一切有情俱生净土。”拜谢已,乃面西合掌,随佛往生。此亦是知恩报德不忘本之公案。

《弥陀疏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