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又作五果。盂兰盆供所用之五种果品。即:(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柰椹等。(三)壳果,如...据正法念处经卷三十九载,人初生天时有五种相,即:(一)光明覆身相,谓光明覆身而身无衣物,若起羞惭之念,不欲令他...谓剃除须发,舍弃一切扮饰,着坏色衣出家。又出家通称为落饰,以其除去华饰,入道修行之故。[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引满二业】 引生差别果报的业有二种,称为引业满业。引业又称总报业,满业又称别报业。有情的身、语、意三业,能...因明用语。俱不遣,梵语 ubhayāvyāvrtta。因明三十三过中,喻(比喻)十过之第八,异喻五过之第三。即所用之异喻...【非鄙爱】 p0712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不以余手触等方便,而出不净故;名非鄙爱。...(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以杨柳为三昧耶形之观音也。杨柳取其柔顺,不知起因。...(真言)不动真言也。大日经疏四曰:用成办诸事真言,加持五宝五谷五药安置其中。【又】以降三世真言为成办诸事真言...【静虑威力】 p1378 瑜伽三十七卷十五页云:静虑四相者:谓诸菩萨入静虑时,能断烦恼语言寻伺喜乐色想等随烦恼,静...(杂语)长跪而拜也。穆天子传曰:乃膜拜而受。梁书曰:北阙槁街之使,风车火徼之民,膜拜稽首,愿为臣妾。一说,今...(譬喻)以譬妙法一乘珠也。出法华经五百授记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无量义经...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道,于是跟随一位沙门出家修行,作其弟子。师徒住在山中,沙弥...
邪淫乃万恶之首,古往今来多少人深受其害感情不顺,家庭不睦,功名废弃,前程受阻因此,戒除邪淫,对于人生能否幸福...
怎么样能够战胜自己呢?当然佛陀是用智慧,不是强忍,有三道智慧,经云:谓一切逆境恶缘现前,菩萨皆悉观察,此等逆...
我们看第三段的历事练心,转逆缘成菩提道。我们先念一遍。【因缘观:一、当随缘消旧业想,二、当善知识想;真如观:...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这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 慧广法师答: 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叫亿耳,与同伴一起入海采宝,自海中得宝返回,与同伴别宿,因...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请示老和尚,如是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也希望渺茫? 老...四川人爱泡泡菜,其制作的关键就是要把蔬菜装在坛子里密闭后存放。在存放过程中,通过密闭而产生厌氧反应,生出一种...
问舍戒已更得出家否
【释氏要览】
俱舍论云。若已舍戒。亦不许更出家为于此毁损功用。由正法灭尽。毗那羯磨无故。更不得新护故。
上篇:五缀钵 | 下篇:五备 |
(书名)五摄论之一。无性菩萨依无著之摄论作摄大乘论释,玄奘译,有十卷。...
五果
始生天有五种相
落发染衣
引满二业
俱不遣过
非鄙爱
杨柳观音
成办诸事真言
静虑威力
膜拜
一乘之珠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五母同悲一子

浅谈戒除邪淫的意义与方法

没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

遇到逆境时,应存三种观想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