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衣服)梵语曰支缚罗Cīvara,又曰缚萨怛罗Vastra,五条乃至二十五条之袈裟,并覆肩裙类之总名。袈裟由其衣之色而...梵名 Pilinda-vatsa,巴利名 Pilinda-vaccha 之音译。又作毕陵伽筏蹉、毕邻陀婆蹉、毕兰陀筏蹉、比利陀婆遮、毕那嚩...【无我】 p1042 瑜伽八十三卷十五页云:言无我者:远离我故;众缘生故;不自在故。...梵语 buddho bhavati,西藏语 htshav-rgya-ba。指菩萨于多劫中满足因行,完成自利、利他之德,而至究极之境界。又作...于佛陀时代成就阿罗汉果之薄拘罗年幼时的故事。据付法藏因缘传卷三载,薄拘罗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再娶。薄拘...(杂名)因明之对论法,以三支建立自宗者,谓之立论者,为立论者之所对者,谓之敌论者。...梵语 anusmarana-vikalpa。即忆念过往之境事而起各种追念分别。为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等三种分别之一。乃...【四谛智】 p0426 瑜伽十四卷九页云:又有四种,于转还品真实能取智,能尽诸漏。一、转品果真实智,二、转品因真实...(杂名)宝玉之器也。维摩经弟子品曰:无以秽食置于宝器。...即:(一)心性平等,情无存着。(二)于众生舍离一切怨亲等碍。(三)舍一切贪瞋等过。(四)见生得脱,不复忧念。(五)证空...(人名)王名。旧云毗流离王是也。见玄应音义二十三。...(龙藏本)...(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礼佛大忏悔文...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于一心,则念极而空。无念之念,谓之真念;又念体本空,念实无念,名真念也。生...
一、迎请法宝须知 1.迎请法宝者,须生大恭敬心、感恩心,作难遭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恭请。 2.佛经非藏品,若束之高阁...
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彼愚人唯知以医药治病,及祷神祈鬼求愈者,皆所谓担麻弃金背道而驰之流类也。汝以一病,...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恭敬别人就不要太在意对方的态度了,首...过去,佛陀曾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弘法。一日,佛陀于入城托钵的途中,在祠庙边遇到一位内心起了贪念的比丘,佛陀告诉...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讲经,沙门座下受教﹙这是白衣在高座上讲经,出家人在座下听...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期,或称四劫。劫者,译云时分、大时、长时,此大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计算,时极少为...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不用脑筋的时候,你一步一句佛号;你等车,也可以念佛,坐在车...
二戒
【释氏要览】
毗尼母云。戒有二种。一出世间戒。二世间戒。此世间戒。能为出世戒作因故。云最胜。又云一依身口戒。二依心戒因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
上篇:阇梨 | 下篇:二身 |
(术语)七圣之一。旧译为见得,新译为见至。声闻乘之人,入于修道之位而为利根者。利根自见法得理,故云见得。得由...
衣
毕陵伽婆蹉
无我
成佛
鱼腹儿
敌论者
随念分别
四谛智
宝器
七种舍
毗卢宅迦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经书法宝迎请须知

夜半念佛见一金甲神,恐是魔试便不敢念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摄诸根得离苦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佛学之宇宙论——四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