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物名)译曰绿色宝。玄应音义二十一曰:末罗羯多,亦言磨罗伽多,绿色宝也。大论云:出金翅鸟口边,能避诸毒也。智...指五种法身中之法界身,或四种法身中之自性身。...【二种到彼岸行义】 p0040 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复有二种到彼岸行义。谓世间有所得行,及出世间无所得行。又复世...除疑怪,梵名 Kautūhalah。又作除疑盖菩萨。大众若有疑怪之事不能决了,此菩萨即往其所,为不请之友,常断除一切众...苾刍尼。正学勤策女。及邬波斯迦。出家外道女。下至在家修苦行女。谓有男子。舍自妻媵。告言善贤。放汝自在修诸梵行...(杂语)言语与颜色。无量寿经下曰:言色常和莫相违戾。...亦名:治不见举法 子题:举、不见举、不见举本缘、不见罪举羯磨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不见举者,倒说四事,法说非...(譬喻)师子命终,其他兽畜无啖之者,但身中自生虫而食之。以譬佛之正法,他人不能坏之,法中之恶比丘,自坏毁之也...禅林用语。禅僧之行脚,以参师问法为根本大事,而以解脱生死为参访修证之根本目的,故衲僧行脚事即指生死解脱之大事...(一)大力之男子。(二) 大力之一族,即末罗族,住拘尸那揭罗城。即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末罗国,佛涅槃时,由其族台...(名数)为有情往来之所,故曰道。有五处: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与五趣同。...(印光大师校印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一个净业行人,当自己走向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的道路后,就会了解到念佛一法真正能够给予众生真实...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过佛源老和尚棒喝故事的,都觉得这个老和尚是个怪人。禅宗的横...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行交织。中国莲宗祖师中,多有先以般若为先导,尔后导归专修净...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存在。大部分的人会认为刚硬的东西一定很坚固,其实刚硬的东西...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 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
若已了知彼义无者,蛇觉虽灭,绳觉犹在。 我们前面以无分别智,来破除心中对外境的联想,这个时候慢慢的了解到「彼...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一)小解时,观自身宝瓶内流出甘露水,无数饿鬼饮之,遂其所愿...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多人却不去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龙舒居士通过一个例子来说...
乌巨道行禅师
【五灯会元】
衢州乌巨雪堂道行禅师,处州叶氏子。依泗州普照英禅师得度,去参佛眼。一日,闻举玄沙筑著脚指话,遂大悟。住后,上堂:「会即便会,玉本无瑕。若言不会,碓觜生花。试问九年面壁,何如大会拈华?南明恁么商确,也是顺风撒沙。参!」上堂:「云笼岳顶,百鸟无声。月隐寒潭,龙珠自耀。正当恁么时,直得石梁忽然大悟,石洞顿尔心休。虚空开口作证,溪北石僧点头。诸人总在这里瞌睡,笑杀陕府铁牛。」上堂:「佛说三乘十二分,顿渐偏圆。痴人面前,不得说梦。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痴人面前,不得说梦。临济三玄,云门三句,洞山五位。痴人面前,不得说梦。南明恁么道,还免得遭人检责也无?所以古人道:‘石人机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应和。’还有和雪曲底么?若有,唤来与老僧洗脚。」上堂:「通身是口,说得一半。通身是眼,用得一橛。用不到处说有余,说不到处用无尽。所以道,当用无说,当说无用。用说同时,用说不同时。诸人若也拟议,西峰在你脚底。」到国清,众请上堂:「句亦铲,意亦铲,绝毫绝牦处,如山如岳。句亦到,意亦到,如山如岳处,绝毫绝牦。忽若拶通一线,意句俱到俱不到,俱铲俱不铲。直得三句外绝牢笼,六句外无标的。正当恁么时,一句作么生道?倾盖同途不同辙。相将携手上高台。」上堂,举:「赵州示众云:‘老僧除却二时斋粥,是杂用心处。’」师曰:「今朝六月旦,行者击鼓,长老升堂。你诸人总来这里杂用心。」上堂,举:「僧问云门:‘如何是惊人句?’门曰:‘响。’」师曰:「云门答这僧话,不得便休,却鼓粥饭气,以当平生。」上堂:「黄梅雨,麦秋寒。恁么会,太无端。时节因缘佛性义,大都须是髑髅干。」示众,举:「玑和尚问僧:‘禅以何为义?’众下语皆不契理,僧请益玑,玑代云:‘以谤为义。’」师曰:「三世诸佛是谤,西天二十八祖是谤,唐土六祖是谤,天下老和尚是谤,诸人是谤,山僧是谤。于中还有不谤者也无?谈玄说妙河沙数,争似双峰谤得亲。」师示疾,门弟子教授汪公乔年至,省候。师以后事委之,示以偈曰:「识则识自本心,见则见自本性。识得本心本性,正是宗门大病。注曰:‘烂泥中有刺,莫道不疑好。’」黎明沐浴更服,加趺而逝。阇维五色设利,烟所至处累然,齿舌不坏,塔于寺之西。
上篇:黄龙法忠禅师 | 下篇:白杨法顺禅师 |
【极微薄寂静苦】 p1198 集论四卷七页云:云何极微薄寂静苦?谓诸无学、命根住六处。...
摩罗伽陀
自证身
二种到彼岸行义
除疑怪菩萨
修梵行者
言色
不见举羯磨
师子身中虫
衲僧行脚事
力士
五道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劝人往生西方也等于成就自己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空有不二契真如
圣严法师《因为柔软,所以坚强》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你能观照的心,也是唯心所现的一个因缘
进厕所的布施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