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烦恼六者: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以其烦燥扰动,恼乱身心,故名烦恼。
一、贪 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善根,生苦为业。
二、嗔 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善根,不安隐性恶行所依为业。
三、痴 痴者亦名无明,于诸理事迷闇为性,能障无痴善根,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四、慢 慢者,恃己所长,于他有情,心生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五、疑 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及诸善品为业。
六、不正见 不正见亦名恶见,于诸谛理,颠倒惟求,染慧为性,能障善见,招苦为业,可分为五:
一、身见 梵云萨迦耶,义翻积聚。此云身见,谓于五蕴执我我所,一切见趣所依为业。
二、边见 亦云边执见。谓即于身见,随执断常,障出离行为业。
三、见取见 谓于诸见之中,随执一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
四、戒禁取见 谓于随顺诸见之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
五、邪见 谓谤无因果,谤无作用,谤无实事,及非前四所摄诸余邪执,皆此邪见所摄。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法门中眷属之意,或为共同求道修行者之总称。为佛教之法统说。又称同门、同参、法属、法亲、法缘、道友、道旧。主要...在佛前常供养香、花、灯明等用具,若由二只花瓶与火舍(香炉)、烛台等四器而成,称为四具足。若系花瓶、烛台各一对...(杂名)译曰废风病。玄应音义二十五曰:珊若婆病,此云废风病,发不起者也。...亦名:四依法开遮、作持开遮 子题:圣种、圣说具四义、四制专被上根、四开摄中下二根、会正、道缘、道因 羯磨疏·诸...亦名:归妇贾客食戒开缘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不犯者,两三钵受;若病过受,问已,共分,使知村处;若自送僧寺...(传说)涅槃经八曰:譬如虚空震雷起云,一切象牙上皆生花。若无雷震,花则不生,亦无名字。众生佛性亦复如是,常为...(杂语)里程名。法华经药王品曰:其树去台,尽一箭道。同嘉祥疏十一曰:一箭道者,二里也。...(术语)执作恶无过之一种邪见,又曰恶无碍。即如恶取空者,观空而言因果寂灭,心不怖罪,更起盖缠,是也。...【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p1438 世亲释三卷三页云:谓世尊言:识缘名色,名色缘识。此中识缘名者:谓六识中非色四蕴。...亦名:不定戒罪体 子题:二不定戒罪体但取生疑、不应尔如法治皆目吉罪、如法治 戒本疏·二不定法:“今云房室私礼,...(一)梵语 paca?ikhin。音译作般遮尸弃。指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如五字文殊尊,为童子形。[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 (...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 善终很难,假如你曾看见别人临终时那种挣扎痛苦的...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云法师答: 一起欲念,马上观骷髅骨,就好。再是,平常要练习...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度了二位弟子出家,他们依着尊者的教导精进修习,但经过了一段...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譬如财富是我的,我不拿出来与人分享,幸福是我的,我也不拿出...
唐朝法云法师,雁门赵氏之子,天性淳朴、老实善良,对别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 可是到了读书的年龄,...
佛在世的时候,印度的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大多比丘都不敢去那里弘法,所以那...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佛学院放假了,回到老家大连探望父母。顺便买了份《大连晚报》,有条消...
烦恼(二)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善 | 下篇:随烦恼 |
亦名:发诤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舍卫,六群[斗@斫]诤,如法灭已,后更发起。比丘举过白佛,故制此戒...
法眷
四具足
珊若婆
四依法制开
取归妇估客食过限戒开缘
象牙闻雷生花
一箭道
恶无过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二不定戒罪体
五顶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想求得「好死」,不容易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前世吝于法施,今生得愚昧无知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