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之义,若分叙之,有种种义,于下逐次述之。
兹明因果总义。谓因者能生,果者所生,因必有果,果必有因,是为因果之理。如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生者必灭,会者必离等是。
若举六道之果以辨因,则:
一、地狱之果 正由上品十恶业因。
二、畜生之果 正由中品十恶业因。
三、饿鬼之果 正由下品十恶业因。
四、修罗之果 正由下品十善业因。
五、人趣之果 正由中品十善业因。
六、天趣之果 正由上品十善业因。
若举因以辨六道之果,则:
一、极恶 为地狱之因。
二、诸恶中愚痴偏重者 为畜生之因。
三、诸恶稍轻悭贪偏重者 为饿鬼之因。
四、诸善不纯嗔恚偏重者 修罗之因。
五、诸善中平贪爱偏重者 人趣之因。
六、善因纯熟未脱愚痴者 天趣之因。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喻)正法有如明灯,能照破世间的黑暗。...菩萨的六种善巧方便,即 一、随顺巧方便,即菩萨顺次教诫众生,令生信乐。 二、立要巧方便,即菩萨先满足众...位于云南昆明大华山。元代僧玄鉴(1276~1313)所建。有石碑楼、天王殿、大雄宝殿、缥缈楼及大悲宝阁等建筑。虽曾于...【声界】 p1392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声界云何?谓声,为耳已正当声,及彼同分。...(术语)依授戒作法一旦发得戒体者,能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谓之戒行。行事钞中曰:戒行谓方便修成顺本受体。...【近正法】 p0819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页云:由修慧故,名近正法。...(譬喻)喻强力也。是言金刚力士之力。...【断乐断苦先喜懮没】 p1417 大毗婆沙论八十一卷二页云:断乐者:问:得第四静虑时,总离第三静虑诸有漏法;何故但...(经名)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有罗汉比丘,以宿业故,养视官马。七日后,现神通化王,使归于佛。...【心随转法】 p0351 俱舍论六卷三页云:何等名为心随转法?颂曰:心所二律仪,彼及心诸相,是心随转法。论曰:一切...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一样的,只是说法不一样,分类不一样,分的粗细不一样。四众...
江西道一禅师。汉州什方县人也。姓马氏。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岁依资州...
临济宗是继沩仰宗之后而成立的一个宗派,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禅师,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临济院,举扬一家...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识互称。 后来,其中一人因故犯罪被迫逃亡,于是冒着生命危险...
我们每天早晚的礼佛运动,有很深的含意。现在如果你还不能够体会到礼佛深义的话,没关系,你可以按照你原来的礼佛方...
华光开敷遍身如来身边有两位小菩萨,一位叫美音菩萨,一位叫妙音菩萨。一天,两位小菩萨看到文殊菩萨,就问华光开敷...
有人问道:师父,要怎样才能见到佛身呢?想要见到佛身,难度系数还真是9.9以上啊。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思益梵天所...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
因果各义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因果理 | 下篇:因缘 |
(一)指佛、菩萨等大圣为济度众生而显现种种异形。观无量寿经正观记谓韦提希夫人及阿阇世王悉为大权之示迹。 (二)大...
三三昧
法灯
六种巧方便
大华寺
声界
戒行
近正法
金刚力
断乐断苦先喜懮没
摩达国王经
心随转法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禅宗五家七宗——临济宗
真正的善知识

礼佛的三个重要的意义

珍惜在娑婆世界修行的善缘

如来的身光,每一道都有大功德
